《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片区建设的意见》 文稿解读
字号:
大 中 小



一、起草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推进我市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牵头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片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二、起草依据
(一)乡村振兴片区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发〔2024〕1号)、《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鲁发〔2024〕1号)等文件精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片区建设选择位置相邻、功能相近、产业相融、有发展潜力的村庄连片规划、连片建设,辐射带动片区内率先实现振兴。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鲁发〔2024〕1号文件指出:聚力片区示范引领,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水平。《意见》对如何强化片区示范引领作用提出政策指导,是对上级文件精神的具体承接。
(二)乡村振兴片区建设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重要指示要求,2019年6月6日,中共山东省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扎实开展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省开展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活动,要求省、市、县三级同步开展示范区创建,形成三级联动、梯次推进工作格局,制定出台《意见》是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的有力举措,更好的为我市乡村振兴片区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
三、任务重点
《意见》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部分内容。《意见》所提的重点任务包括以下6个方面。
(一)片区规划方面。突出乡村振兴片区规划范围、规划理念、规划效果。规划范围原则上选定在1个乡镇,涵盖10-15个村庄,面积为20平方公里左右。规划理念要紧紧围绕建设内容和重点,挖掘聊城元素,打造平原特色。规划效果应体现村庄特色风貌,保留农村特点,避免“千村一面”。(二)乡村产业方面。一是建设“吨半粮”产能区、高标准农田,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进一步保障片区内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二是明确1-2个主导特色产业,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片区内特色农业产业。三是通过新产业业态培育和产业融合,建设一批以农文旅产业为支撑的乡村振兴片区。四是吸引社会资本注入片区项目,搭建创业平台,推动片区项目、人才集聚。(三)人居环境方面。一是通过片区内村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着力优化城乡融合发展整体布局。二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对2025年片区内村庄农村改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污水处理、绿化覆盖等提出明确指标。三是对片区内农村低收入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美丽庭院”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出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片区内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废弃农膜回收率稳定在92%以上的具体目标。四是鼓励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地,通过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等方式,以较低的经济投入提升村庄美化水平。(四)乡村治理方面。一是要建强片区内基层党组织,规范村民委员会、加强村规民约制定。二是从文明乡风、传统文化、数字乡村三个方面,对片区内推进村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具体要求。(五)农村要素资源方面。突出资源盘活、改革创新盘活导向,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妥善解决乡村振兴用地难问题。(六)强村富民方面。通过组建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司、中小微企业集聚、国有企业帮扶、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等一系列措施,突出片区由“输血”向“造血”转化。明确到2025年,省级片区内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所在县域平均水平15%以上,市级片区内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高于所在县域平均水平,并保持稳定的目标。
四、解读机构、解读人和联系方式
解读机构:市农业农村局
解读人:张正
联系方式:0635-8287899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