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先行区实施方案》文稿解读
字号:
大 中 小



一、编制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对于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至关重要。聊城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生于黄河、兴于运河,被誉为“江北水城·两河明珠”。然而,聊城人均当地水资源量仅199立方米,仅占全省的63%,不足全国的十分之一,是典型的北方资源型缺水城市。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建设节水型社会已是水情所迫、现实所需、责任所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认真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和国家节水行动,探索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节水型社会发展路径,按照水利部要求,开展节水型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试点工作,特编制《聊城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先行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文件,并结合聊城市的水资源现状和发展需求,制定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
三、主要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紧缺与环境压力日益凸显。为响应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战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了《聊城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先行区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了到2027年,我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0.1亿立方米以内,单位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35%以上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聊城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先行区实施方案》的核心在于通过系统性、全方位的措施,构建一个资源高效、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全民参与的节水型社会。其实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综合性与系统性:《实施方案》涵盖农业、工业、城市生活和非常规水源利用等多个领域,采取多层次、多角度的节水措施,确保水资源管理的全覆盖和系统优化。
科技驱动与创新:通过数字孪生灌区、智能化管网管理和节水装备制造等科技手段,提升水资源管理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推动节水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应用。
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通过水价改革和水权交易等政策工具,激励节水行为,推动水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形成良性的节水经济循环。
多方协同与联动:《实施方案》强调“政产学研用金”一体联动,促进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协同合作,形成节水工作的合力,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和可持续发展。
全民参与与教育普及: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机制,提升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和行为习惯,确保节水工作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
目标明确与责任落实:《实施方案》设定了具体的节水目标和时间节点,并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确保节水工作的目标导向和责任到位。
四、政策影响与意义
《聊城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先行区实施方案》的实施,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一)资源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和高效的用水模式,确保水资源在各领域的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为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二)经济绿色转型
工业节水减排和农业节水增效,将推动聊城市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三)社会效益提升
全面推进城镇生活节水,改善居民用水条件,降低用水成本,提升生活质量。同时,通过广泛的节水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形成良好的节水社会氛围。
(四)科技创新驱动
通过推动节水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聊城市在节水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打造节水科技创新高地,促进区域科技进步。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推动经济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将以此次实施方案为纲,统筹推进各项节水措施,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确保节水目标的顺利实现。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谱写聊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新篇章!
五、联系方式
解读机构:聊城市水利局
解读人:唐浩(水资源科科长)
联系方式:0635-8219351
邮箱:lcssljszyk@lc.shandong.cn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