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聊城市促进残疾人就业实施方案》简明问答解读
3715000063/2023-13165047
2023-06-17 17:40:13
聊城市人民政府

《聊城市促进残疾人就业实施方案》简明问答解读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一、《实施方案》的目的是什么?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我市残疾人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鲁政办发〔2022〕20号)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实施方案》提出了哪些任务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残疾人就业需求为导向,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益,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岗位。提出到2024年全市实现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6000人,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就业率达到55%以上,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持续提升,就业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推动形成各界充分理解、广泛支持、积极参与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实施方案》的“十一项行动”

(一)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

(二)实施国有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

(三)实施民营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

(四)实施残疾人组织助残就业行动

(五)实施就业困难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

(六)实施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

(七)实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帮扶行动

(八)实施盲人按摩就业促进行动

(九)实施残疾人就业服务提升行动

(十)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十一)实施金融助残服务行动

四、《实施方案》“十一项行动”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主要措施共十一项行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实施“四方”力量安排或助残就业行动。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首次明确要求建立统计和公示制度,切实增加机关和事业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透明度。同时对省、市、县、乡4级都提出了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具体要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通过组织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拿出一批岗位定向招录残疾人就业,3年内争取集中帮助较大规模的残疾人就业,对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则通过及时足额缴纳残保金、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予以规范;残疾人组织助残就业行动要求对近年来不同类别残疾人就业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进行整理推广,打造残疾妇女“美丽工坊”等品牌,帮助各地各类残疾人组织或助残就业组织找到工作方向,更有工作遵循。

二是实施“四类”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行动。就业困难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要求地市级普遍开展辅助性就业项目劳动调配工作,以解决辅助性就业劳动项目不足的短板;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着重延续残疾人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和帮扶机制,以防止已经脱贫残疾人的再度返贫;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帮扶行动提出对残疾人大学生提前开展就业服务和纳入公共就业服务的要求,以提高对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服务质量和覆盖面;盲人按摩就业促进行动着重提出加强盲人按摩机构建设和完善盲人医疗按摩制度,以补足盲人按摩基础能力建设的薄弱环节;加大对残疾人、残疾人家庭成员和助残致富带头人等群体的信贷支持,帮扶残疾人劳动就业增收,巩固拓展好残疾人脱贫成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以上规定主要是针对残疾人就业重点群体现实中的特殊需求提出了个性化的扶持措施。

三是实施“两项”残疾人就业提升行动。残疾人就业服务提升行动通过开展“四个一”活动,对就业年龄段未就业残疾人进行准确摸底,同时要求加大就业服务的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出根据职业能力评估结果开展精准化培训,同时大力提倡残疾人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切实提升残疾人群体的就业能力。

五、如何保障《实施方案》的“十一项行动”得到有效落实?

为确保各项行动得到落实,《实施方案》规定了组织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信息支持、宣传动员和监督落实6个方面的保障条件。组织保障部分要求各级残工委和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构共同参与协调,各分行动主责部门作为牵头单位,并对各级残联责任进行了明确。政策保障部分就分项行动所涉政策提出了完善贯彻的具体要求,并要求在3年内至少组织1次政策落实情况效果评估。资金保障部分为确保现有残疾人就业财政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要求各地制定残疾人就业补贴奖励重点项目实施办法,并合理确定标准和条件。信息支持部分以实现残疾人就业数据互联互通为手段,确保残疾人就业服务和培训更加精准,任务目标有据可查。宣传动员部分提出开展残疾人就业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就业援助月、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大对残疾人就业的宣传力度。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目录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