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简明问答解读
字号:
大 中 小



一、我市为什么要出台《关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产业,一头连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城市和市民,对农民就业增收、农业增值增效、农村繁荣稳定起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聊城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型升级,农产品加工业是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产业。
近年以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较快发展,2022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为927.62亿元,同比增长10.1%,连续三年增速维持在10%以上,产业总体呈稳中有进、持续向上发展态势。但是,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体规模不大、精深加工程度不深、科技研发水平不高、龙头企业不突出、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为进一步促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根据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起草制定了《关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二、《关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是如何制定的?
根据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若干措施》。市农业农村局市成立了文件起草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调研各县(市、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力求目标明确,政策有效,措施有力,符合聊城实际。
编制过程中,先后6次征求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15个有关部门单位意见。1月28日-2月27日,通过网站公开发布《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3月9日,召开《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评估论证会议,邀请5名专业对文件进行论证。3月17日,通过市委统战部,征求民主党派市级组织意见建议。通过征求意见,先后对文件进行了34处的修改,努力将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和先进经验充分吸收到《若干措施》中来。
三、《关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若干措施》共分为十个方面: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支持加工业向精向深发展,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不断提升企业加工转化增值能力。支持加工企业升级设备、创新应用、攻克技术、研制系列产品,促进市场主体转型升级。二是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培育预制菜、精品粮油加工、畜禽精深加工、高端大豆蛋白、康养药食加工、木材果品加工、饲料及宠物食品加工产业七大产业集群,加大县域支持力度,引导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支持县(市、区)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重点发展预制菜。健全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完善冷链物流设施网络。三是培育壮大加工企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做大做强。培育提升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培养“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建立大型企业集团,创新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四是加强人才培养。支持培育专业人才,鼓励职业院校培养产业人才,支持企业培养研发运营人才。支持企业引进专业人才,积极落实省市人才引进政策。五是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探索制定生产标准。鼓励重点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建设科研平台,引导产学研协同发展。六是激发产业发展活力。统筹整合扶持资金,加大县域资金支持力度,强化资金保障,鼓励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承建重点政策性项目。七是提升加工产业品牌效应。支持加工企业及产品参与政府质量奖、“好品山东”等品牌创建活动,加快培育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和区域知名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八是开展招商引资行动。建立专业招商团队,聘请“招商大使”,各县市区抽调、聘任“招商专员”。市县两级成立农产品加工业招商联席会,适时组织开展专题招商活动。九是强化金融服务。支持加工企业上市融资,鼓励金融机构从金融产品、抵押范围、信贷额度等方面给予支持。十是加强保障措施。持续落实“五级书记抓振兴”,树立工业化思维和全链条理念,切实推动加工业优先发展。强化宣传引导,及时总结先进经验进行宣传报道,树立典型标杆。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