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 智能问答 | 繁體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聊城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聊城制造·开发区专场)

  • 【时间】

    2023-06-19
  • 【嘉宾】

    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赵鹏同志
  • 【主题】

    本场是“聊城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聊城制造·开发区专场。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赵鹏同志、开发区经济发展部部长杜保董同志、山东大洋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洪光同志,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现场图片

文字实录

李霖清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是“聊城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聊城制造·开发区专场。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赵鹏同志、开发区经济发展部部长杜保董同志、山东大洋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洪光同志,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包括8家省驻聊及市属新闻媒体

首先,有请赵鹏书记介绍有关情况。

赵鹏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开发区始终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市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干部助企远航行动,实施优质企业“育苗扶壮”“热带雨林”培育,构建起多层次服务体系,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布局宏观产业、培育特色集群,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优势。开发区精心编制产业链图谱,塑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生态,建立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机制。二是培育特色集群,开发区大力推动有限资源向特定产业聚集,以“生产在一家一户,规模在千家万户”的原则,优化调整民营经济工作领导体制,健全部门联系会议制度,优化干部联系帮包企业机制,开展干部助企远航行动,拿出真金白银,重点用于支持民营经济“优质中小企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政策兑现奖补。2022年,开发区民营经济税收收入占全区税收收入的八成,为社会提供了90%以上的就业岗位;开发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达到5.2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8%,其中,民营企业2.5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6%,尤其是在全区105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就有100家,占比达到95.2%。开发区已呈现出“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加快创新驱动、强化入企服务,民营经济优化升级。

开发区聚焦基础扎实、优势明显、潜力较大的产业,明确重点梯度培育对象,实施分级分类动态管理。深入企业一线,通过走访、举办科技大讲堂、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已让300余家工业企业了解技术改造、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工作的意义。同时部门工作人员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活动,建立“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梳理企业政策诉求,结合现有政策进行“点对点”指导,对培育库企业逐家开展调研诊断,邀请第三方专家上门辅导,提升优化企业在现场管理、财务审计、精益生产、数字化改造等方面的弱项,持续跟踪辅导,精准滴灌,助力企业对症破题、加快发展。目前,开发区的单项冠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所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绝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全区80%以上的研发经费来自民营企业,90%的科技创新平台设立在民营企业。特别是太平洋光电、天辰塑业、瑞捷新材料等一批民营企业已经成长为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

三、强化龙头引领,开展多元赋能,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

一是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以开发区钢管特色产业“领航型”企业汇通工业、中正钢管、大洋钢管等企业为主,开展集群内资源共享,产业链资源协同协作,构建钢管产业物流、信息、研发、公共检测、能源检测等专业服务平台,建立了汇通国际金属物流园区,实现了生产设备、物流、仓储、设计、人力资源、车间等服务的共享,支撑着开发区钢管产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效化”发展,二是通过政策引导,吸引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行业组织、民营生产服务性企业等各类社会化服务机构进驻开发区,建立各类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引导企业走网络营销、线上直播等线上营销新路子,打破传统市场销售模式,比如乖宝集团“520”当天直播破千万;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展会经济,鼓励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发挥传统展会新优势;指导企业在环保节能、智能化、数字化设备等方面优化提升,提高智能化发展水平。

数字赋能,助力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坚持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组织100余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问诊”,开发区上云企业达1021家、设备6000余台,同时引入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9家,围绕数字化共性问题开展了诊断服务,有序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DCMM推广工作,拟参与DCMM贯标评估企业25家。

下一步,开发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精神,聚焦重点产业链,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区”战略,鼓励中小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增强入库企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通过全面实施梯度培育、创新驱动发展、产业链强链补链、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等方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全区企业走“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之路。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李霖清

感谢赵书记的介绍。

现在开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请记者朋友们举手提问。

大众日报记者

刚才赵书记介绍到,钢管产业集群是开发区的支柱产业。请问开发区是如何推动钢管特色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谢谢

杜保董

好的,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近年来,开发区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要素集聚、数字化转型,推动钢管产业实现了“从少到多、从大到强、从强到专”的华丽蜕变,具体开发区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统筹规划,强化优势产业规模。细致规划优势产业发展。开发区积极培育发展钢管特色产业集群,先后出台了《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钢管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钢管产业打造“领航企业”优化提升钢管产业链的实施方案》《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无缝钢管产业转型升级规划》为钢管企业保驾护航,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钢管产业已发展成为开发区的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钢管生产基地之一和最大的钢管集散中心。2022年钢管年产量约420万吨,产值约26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钢管生产企业56家,2022年产量约310万吨,产值162亿元,同比增长10.62%;营业收入154.55亿元,同比增长5.48%。

(二)技术改造、优化提升

开发区加大对技术改造项目的帮扶力度。一是加大技改宣传力度。加强与企业项目的交流,加大对技术改造的政策、优势等方面的宣传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实施技术改造。加快构建技术改造供需对接平台,解决企业“不愿改、不会改、不能改”的问题,建立健全了技术改造项目库,摸清工业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技改需求以及融资需求,精准对接技改服务商指导企业积极实施技术改造,及时将项目信息纳入项目储备库中,待项目手续齐全后第一时间纳入统计库中;二是建立了专人帮扶机制和项目动态管理台账,定期对项目投资情况进行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2022年,开发区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5.6亿元,同比增幅38%。

(三)数字转型、数实融合

一是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开发区以营造数字化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加强数字化人才培训为引导、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实效,近日,组织区内100余家企业参加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问诊活动。2023年度计划开展6场“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专场活动,推动50家左右“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举办专场活动、大讲堂等多种方式积极抢占数字经济的关键赛道,切实用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关键一招”,助力开发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区加快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内外网升级改造。对全区5G基站设施审批实行“绿色超简”模式,积极推进电信、移动、联通、铁塔等5G通信网络覆盖工程项目建设。中正钢管投资4000余万元,完成定制了一套数字化管理系统,该系统集合了销售管理系统CRM、生产管理系统MES、无纸化办公软件BPM、财务管理系统EPR、地磅管理系统、扫码系统等。实现从订单开始到出库全流程的管控与数据分析,比原有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以大洋钢管、鲁晟精工、太平洋光电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再生产管理中,采用了信息化集成自动化生产线,促进了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例如:中正钢管基于互联网的无缝钢管协同一体化智能制造、鲁晟精工基于前瞻预取技术的数控机床系统等都不同程度实现了企业成本的节约。

2023年度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产业集群的培育,力争申报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借此机会,希望各位媒体朋友继续关心、关注民营企业发展工作,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营造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推动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大众网记者

请问山东大洋钢管制造有限公司作为开发区钢管行业的代表性企业目前发展现状如何?

王洪光

大家好!我是太山东大洋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洪光

山东大洋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7月,位于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占地面积约为36000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年产无缝钢管约25万吨,年销售额约达13亿元人民币。公司主要从事无缝钢管、油田用油套管加工和气瓶钢管产品的研发和制造,现拥有热轧无缝钢管生产线1条,热轧无缝钢管生产线生产工艺采用了锥形穿孔、精密轧管和三辊微张力定径,生产规格为:Φ50—Φ273mm,壁厚:4.5—40mm,公司在线配备的超声波探伤系统、涡流探伤系统等产品检测系统达到了行业领军水平。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开发区各相关部门的上门服务、精准指导,尤其是开发区经济发展部对公司建立“点对点”服务人员,帮助公司解读各项政策,公司多年来连年入围聊城市100强企业、制造业50强企业,于2021年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今年4月份在经济发展部的帮助下成功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同时也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

2022年,公司共取得授权专利17项,三年来公司年产值分别达到6.9亿元、8.7亿元、9.9亿元,研发投入分别达3000万元、3600万元、4068万元,研发占比逐年提升,实现了发展速度更快、企业效益更好、发展质量更优。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山东大洋钢管制造有限公司将继续强化科研创新、持续改进生产工艺、为我国钢管产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李霖清

好,记者提问到此为止。感谢领导们的介绍以及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