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印发《聊城市大数据局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政务公开
11371500MB2870480E/2021-4408249
聊大数据发〔2021〕4号
2021-03-05
2021-03-08
聊城市大数据局
有效

聊城市大数据局

关于印发《聊城市大数据局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聊大数据发〔2021〕4 号

局各科室,所属事业单位

现将《聊城市大数据局2021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聊城市大数据局

2021年03月05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聊城市大数据局2021年工作要点


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和“12345”的工作思路,以“争创一流、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全面推进大数据创新应用,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基础支撑和创新驱动作用,推动大数据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一、全面推进全市综合性基础性平台建设

(一)建设完善“城市大脑”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依托城市大脑,整合各级各部门指挥调度和综合运行类系统及相关数据资源,建设集综合指挥调度、数据汇聚应用、风险防范预警、事件应对处置、服务科学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指挥平台。

(二)提升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统筹规划,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规范行政办公流程,实现跨部门、跨层级办公业务协同。打造跨部门、跨层级、便捷、灵活和可扩充的一体化协同办公系统。

(三)建设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市级子平台。按照全省的统一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将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升级为全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聊城子平台。建立数据“高速通道”,支撑跨层级、跨领域、跨系统数据共享。搭建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平台,统一提供隐私计算、联合建模、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能力,推动政务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与社会主体协同构建 60个以上的数据训练集与应用模型。

二、全面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一)全面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地方标准,围绕“优政、惠民、兴业、强基”的目标,在全市分级分类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遴选2-3个市级试点县,争创省级试点。市级层面要加强对县级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推进市县一体化建设,加快建设以人为本、需求引领、数据驱动、特色发展的新型智慧城市。

(二)打造“城市大脑+”场景应用品牌。通过建立各类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对汇聚数据的实时处理,推出渣土未加盖、暴露垃圾治理、非机动车乱停放治理、乱堆物堆料治理、人群聚集、校园车站等50个智慧应用场景。

(三)组织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峰会暨聊城城市大脑发布会。拟于3月底,举办高级别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峰会,由省大数据局和聊城市政府联合举办,主要包括主题论坛、智能城市分论坛、数字经济分论坛和聊城“城市大脑”发布会等活动,共同探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技术,深入交流经验做法。

(四)打造“我的聊城”APP+民生服务品牌。围绕一个APP慧享水城的建设目标,通过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创新构建全市一体化的智慧民生服务体系,落实《“我的聊城”APP智慧民生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工作方案》,惠民便民事项达到200项。

(五)科学编制“数字聊城”“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导思想,理清规划思路,结合聊城实际,创新谋划、科学合理编制“数字聊城”“十四五”规划,构建模块化、嵌入式架构,便于实施,引领“十四五”数字聊城建设。

三、扎实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一)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开展电子政务外网优化升级工作,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加强电子政务外网出口安全管控,进行IPV6升级改造,支持IPV4/IPV6双线运行,完善电子政务外网村级接入工作,对2021年新增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二)进一步完善政务云建设。对现有政务云资源扩容到10PB,满足各委办局新建系统上云需求;完善政务云资源申请及退出制度,强化政务云资源监管,提升政务云的服务水平。强化云服务商业务能力,提升业务水平,做好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保障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移动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护航“爱山东”APP聊城分厅应用推广,健全“爱山东”聊城市运营服务机制。对已接入的应用进一步梳理,加强日常巡检;整合服务事项,逐步实现“一链办理”;增加易用性和便利度,方便群众使用,以提升用户活跃度和应用活跃度为抓手,不断优化用户体验、增强用户粘性。力争“爱山东”聊城分厅用户注册数超过300万、日活数超过8万。

四、全面推进大数据创新应用

(一)深入推进公共数据创新应用突破行动。以业务应

用为抓手,持续加大数据汇聚共享开放力度,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组织各县市区、各部门聚焦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在健康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养老、社保医保、生态环境、交通出行、企业开办、融资服务、经济运行等领域,全面开展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创建,在全市遴选打造100个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和应用场景。

(二)夯实公共数据资源基础。一是加强数据资源汇聚治理。迭代更新共享、开放、电子证照“三张清单”,市直各部门结构化业务主要数据全面实现物理汇聚,实时共享。推动供水、供热、燃气等公共数据实时汇聚。加强数据治理,构建数源部门、大数据部门协同治理的常态化机制。二是推进“互联网+监管”数据资源汇聚应用。实现监管数据实时录入、实时核验。加强监管数据共享、分析,推动信用分级、风险预警等服务在各行业应用。

(三)构建公共数据资源社会化应用体系。推行公共数据目录化、资产化管理,分级分类推动数据资源物理汇聚、逻辑集中,按照“可用不可见”模式,面向社会统一提供定制化数据接口服务。建立完善的数据应用审查机制和数据质量保障机制,形成常态化数据供需对接和问题反馈机制。探索开展公共数据交易,通过数据产品“唯一标识”,实现产品等级和流向追踪监测,依托山东省数据交易平台构建数据有偿使用新模式。

(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指导聊城数据湖项目建设,力争将数据湖大数据存储能力提升到300PB,持续升级其人工智能应用,支持数据湖打造至少10个以上城市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会同有关部门,深度挖掘5G应用场景,推动5G在重点企业、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等场所深度覆盖和县级以上城区、重点中心镇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功能性覆盖。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继续落实大数据专业素养提升工程,举办智慧城市建设专题研讨班,办好“大数据讲堂”,引导全市大数据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对标先进,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驰而不息改进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调查研究,组织开展蹲点调研。加强廉政建设,细化完善风险防控措施,健全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完善工作推进落实机制,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目录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