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海江
主要从事研究国际法学及社会法学的教学及研究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是强化反不正当竞争的重要任务,对于提振经营主体发展信心,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维护正常市场竞争秩序及推动聊城市经济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聊城市人民政府出台《聊城市争创省级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企业织起创新安全网。
一、走在前沿,贯彻执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聊城市争创省级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出台是聊城市人民政府站在国家战略前沿,贯彻执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落实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方案》的工作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争创省级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为契机,补齐商业秘密保护中的各项短板弱项,完善工作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推动聊城市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二、多方联动聚合力,打造商业秘密保护创新新格局
按照重点任务分工,《聊城市争创省级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建立由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商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委宣传部,市新闻传媒中心共同组建的联动机制。该联动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细化任务分工,明确了上述主体在商业秘密保护创新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形成分工合作、紧密配合的工作格局;联动机制优化综合服务,推动有效维权,明确了各部门立足职能职责,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商业秘密保护职能服务,依法应对处置商业秘密纠纷,最大限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确定重点任务,夯实服务保障
为形成具有聊城特色的商业秘密保护创新模式,实现服务聊城市新旧动能转换和九大产业集群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求,《聊城市争创省级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确定重点完成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保护示范基地、保护服务保障体系、保护资源力量、保护社会共治、保护国际化水平、保护意识和能力七项重点任务。为确保重点任务的完成,聊城市人民政府健全服务保障,除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实抓好之外,要求市有关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加大人、财、物的供给,除督促企业主动增强自我保护主体意识外,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优势,加强对商业秘密保护的行政指导,引导企业制定符合行业特点和自身技术要求的内部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保密措施及员工保密管理规范;通过行政、司法途径解决问题,做到及时发现、积极应对、减少损失;对创新试点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督查、评价和考核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