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解读:《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字号:
大 中 小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对优化产业结构、稳定经济运行、增强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编制了《聊城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又作了安排和部署,这些为《若干措施》出台明确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市发展改革委于2022年11月启动了《若干措施》调研起草工作,先后深入县(市、区)物流园区和重点物流企业开展调研,摸清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加强与市直部门对接,梳理汇总现行物流支持政策;通过电话沟通、网上咨询等形式,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在此基础上形成初稿,并在市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先后3次书面征求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意见。目前,《若干措施》已完成部门会签,市司法局出具了合法性审查意见。
二、主要特点和内容
《若干措施》是我市首次在物流领域出台的专项支持政策,有3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若干措施》立足我市实际,针对物流基础设施支撑不足、企业活力不强、发展模式不新、物流成本偏高等短板弱项,创新性地从畅通物流运输网络、壮大物流市场主体、培育物流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和降低物流运行成本四个方面,提出了15条具体措施。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发挥创新在促进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强化物流数字化科技赋能,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培育枢纽经济、总部经济等物流经济新形态。
三是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若干措施》在对物流园区、物流企业进行真金白银奖励的同时,又提出了每年评选出30家星级物流企业,授予荣誉称号,并通过媒体,宣传星级物流企业在吸纳就业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若干措施》共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机遇,以优化物流布局和培育壮大物流企业为重点,以先进技术和高素质人才为支撑,以项目带动、政策促动为抓手,加快推动我市物流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实施畅网络、强主体、优业态、降成本“四大行动”,到2025年,布局合理、通道畅达、功能完备、网络健全、业态丰富、技术先进、安全有序、绿色发展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将聊城建设成为东接胶东半岛、西连内陆腹地、北通京津冀、南达江浙沪粤的重要物流枢纽和区域性物流中心。
第二部分为重点任务。共四方面内容,一是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畅通物流运输网络。通过构建运营高效的物流枢纽体系,完善物流节点网络建设,支持发展保税物流,着力构建内通外联、开放高效的物流通道网络体系。二是壮大物流市场主体、提升物流服务能级。通过支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培育物流总部经济,大力发展冷链物流,逐步壮大我市物流业发展实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三是培育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提升物流运营效率。通过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加快物流智慧化、标准化、绿色化建设,实现各类设施互联互通,高效衔接,进一步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四是强化要素支撑,降低物流运营成本。通过保障物流用地需求、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降低物流收费、加强人才支撑,妥善解决物流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降低物流运营综合成本。
第三部分为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统计制度、建立评价激励机制三个方面,为我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