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阳谷县公安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聚焦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中存在的“多头跑”“重复跑”等难点问题,创新工作机制,在深化公安政务服务“四个通办”改革上持续加力,极大提升服务事项办理质效。1至5月份,全县公安机关窗口部门共办理公安政务服务事项32000余件,提供网上办等个性化服务12000余次,开展上门服务325次,大批群众切实享受改革便利。
一、聚焦服务规范,做强政务服务基础支撑。一是健全工作制度。先后出台《阳谷县公安局政务服务工作规范和办事制度》《阳谷县公安局政务窗口民辅警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政务服务窗口工作考核实施细则》等制度规范,对窗口单位服务事项予以明确,对窗口人员工作要求进行细化,压紧政务服务中心牵头责任,压实派出所窗口具体责任,不断强化窗口人员服务理念,全力保障公安政务服务改革有序推进。二是做实业务培训。固化窗口培训练兵制度,常态化开展窗口业务集中培训,组织政务中心业务骨干和服务能手授课,为全县公安窗口部门民辅警讲户籍管理政策要求,讲高频业务办理规范,讲服务群众心得体会,持续强化窗口人员服务意识,统一窗口事项办理标准,共开展窗口业务集中培训5次,受训民辅警100余人次,确保了同一事项在全县公安政务窗口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同时,创新随岗培训和小班教学模式,为窗口单位新进民辅警教授业务技能,助力其更快融入窗口工作,共开展随岗培训和小班教学7轮次,7名民辅警走向窗口工作,有力保障窗口队伍相对稳定,窗口工作可持续发展。三是规范标识设置。积极推行一窗、一网、一证、全天等“四个通办”,在政务服务中心和18个派出所分别设置综窗、专窗和“零号”窗口,分别负责政务服务高频、专门和兜底事项;对209项政务事项和办理流程张贴公示,为办事群众发放“办事指南”等相关材料,让办事群众对办理的事项程序要求一目了然。
二、聚焦快速高效,做优政务服务流程体验。一是限时承诺践诺。建立落实政务窗口服务事项承诺制度,对户籍登记、证件办理、证明出具等可以当场办结的政务服务事项,第一时间当场办理;对重点登记项目变更、人员迁入等一次难以办理完毕的,全部落实“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办结”两项制度,限时限次办理完毕,最大限度减少办事群众一事多跑和往来奔波之苦。二是整合网上网下。在深化推进“一窗通办”基础上,拓展延伸互联网服务举措,依托“聊城微警务”“爱山东”等平台渠道,大力推广网上办、线上办,让符合条件的群众在网上即可办理居民身份证、居住证、居住登记相关业务,真正实现“零材料、一次不跑”全程网办;同时,强化网办渠道与传统窗口双向协同,推出婴幼儿落户、死亡注销等业务材料网上预提交预审核、网下窗口一次办结服务措施。2024年以来,共办理网办渠道业务12000余件次,其中全程网办9000余件次,网上网下双向结合一次办结3000件次,最多跑一趟成为现实。三是深化部门协同。在与相关部门数据壁垒未完全打通前提下,强化与其他部门单位联动协作,以搭建数据共享核验群的方式,实现对婚姻登记、死亡注销、医学证明等非涉密资源信息的实时查验,最大限度增强部门间信息数据互通,免去群众“多头跑”弊病,全力办好生前身后“一件事”。今年以来,通过共享渠道共核验群众信息3300余人次,极大节约群众办事资源和时间成本。
三、聚焦服务优良,做细政务服务措施落实。一是硬件+软件,优化服务生态。为政务服务中心和18个派出所户政窗口配齐配全服务设施,建成24小时无休“智慧警局”1个,稳步推进一南一北“双智慧警局”格局创建,全力打造高标准“1+2+18”政务服务体系;强化窗口民辅警宗旨教育,常态化开展“红旗窗口”创建活动,教育引导窗口民辅警真心履行服务承诺、诚心应对群众需求、耐心解答群众疑问、虚心接受群众意见,切实做好群众的贴心人。二是常态+定制,提升服务效能。以抓好办事群众常态高频服务事项为基础,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延伸推出上门办、预约办、延时办、集中办等暖心举措,以及邮寄办、满意拍、绿色通道等个性化定制服务,服务措施更加多元。三是回访+督察,促进整改质效。强化对政务服务事项体验跟踪问效,通过开展群众满意度评价、设置意见箱、拨打回访电话、专项暗访督查等方式,全面了解群众对公安政务服务的真实感受,广泛收集群众对政务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有关窗口落实整改提升措施,倒逼窗口民辅警提升业务素质、增强服务能力;同时,把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作为全年推进的重点工作,将窗口服务措施落实、群众疑难问题解决、问题整改推进等纳入警务督察工作范畴,全力做好事中推动、事后监督,确保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实处。2024年以来,共收集群众合理化建议32条,发布政务服务相关督察通报9期,下发问题整改提示函4件,有力保障各项政务服务措施落实落细。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