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政务信息
第24期
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4月27日
本期要目:
1.我市提高建国前老党员生活补助标准
2.临清市市长直播“带货”代言家乡特产抗疫助农
3.烟台全力打造“掌上办事之城”
〔部门信息〕
我市提高建国前老党员生活补助标准 今年起,在省定标准基础上,将建国前老党员生活补助标准提高至上一年度全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同时建立老党员生活补贴正常增长机制,原则上按照全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比例,每年上调一次生活补贴标准。近期,市财政局拨付资金201万元专项用于建国前老党员生活补助,惠及全市老党员580人。(市财政局)
东阿阿胶发布重大自主创新技术新产品 近期,东阿阿胶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博士团队,历经15年持续科研攻关,成功研发出黑科技成果“健康小金条”东阿阿胶粉。新产品应用的低温VBD(真空带式干燥)技术和阿胶原粉制备方法两项核心专利技术,已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市国资委)
我市积极提供线上疫情防控法律服务 利用“智慧普法”平台整合法律资源,收录803部法律、1111部行政法规、22791部地方性法规;在全市部署了15台终端机,并通过“聊城普法”微信公众号、聊城法治网为群众提供智能法律咨询、综合信息查询等服务。同时,推出“疫情防控法律咨询”板块,提供疫情防控常见法律知识一对一解答,疫情以来,共受理群众法律咨询1850人(次),出具法律意见书631件。(市司法局)
市农科院召开项目现场评审会 4月24日下午,市农科院科研中心对23个岗、站、课题组2019年度工作进行考核。各岗站课题组负责人从项目开展情况、项目成果、项目经费支出等方面对2019年度科研工作情况进行了PPT汇报。科研中心组织相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从材料完整性、任务完成情况、阶段性成果、主要影响、经费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等5个方面对各岗站课题进行评分,其中5个项目优秀,15个项目合格,3个项目不合格。通过项目考核评分,进一步提升科研项目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促进科研项目高质量实施。(市农科院)
〔县(市、区)信息〕
临清市市长直播“带货”代言家乡特产抗疫助农 4月23日,中共临清市委副书记、市长祁学兰在“祁心协力,Dou来助农”抖音助农直播间及拼多多“纤纤爱”专场直播间进行2个小时直播活动,观众覆盖面650万人次,总成交额71.5万元。其中,抖音直播间成交订单1650个,成交额8.3万元;促成19笔线下大单,成交额27.2万元。拼多多直播间半小时峰值在线人数突破90万,覆盖用户高达600万人次,纤纤爱单店成交高达36万元。 (临清市)
东昌府区增减挂钩清理整改数据库通过审查 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强力推进增减挂钩清理整改工作,自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以来的拆旧任务全部完成,涉及9个镇、街道,22个村庄,验收复垦农用地1960.68亩,并根据整改成果对涉及的9个镇、街道开展资金拨付清算工作。目前,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清理检查数据汇交要求》,东昌府区已完成数据库建设并顺利通过省厅审查。(东昌府区)
茌平区实施雁归兴业助力脱贫攻坚 推广耿店村“棚二代”返乡创业模式,实施人才吸引“十二策”和返乡创业“3321”工程。建立一支300人的返乡创业人才队伍,并从农村创业人员中择优筛选200名左右纳入社区(村)后备干部队伍,选树50名农村“创业导师”对返乡人才进行培训、“一对一”帮扶。同时,区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专项资金,筛选不少于30个项目进行定向扶持,最大限度支持农村返乡人才创业创新。(茌平区)
冠县“阳光玫瑰葡萄”获得全市唯一一家“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 冠县石峰家庭农场作为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场,严格按照有机产品标准,打造绿色、优质葡萄品牌。现有土地328亩,大棚66个,目前产品已推广到北京、上海、郑州等城市,2020年阳光玫瑰葡萄可产出20万斤,实现产值400万元。(冠县)
高唐县加大技改投资力度拉动经济发展 今年该县技改项目500万元以上的有50个,计划总投资28.23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2.87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45.6%。从行业类别上看,汽车及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康养食品、纺织服装、建材板材、造纸及纸制品等行业年度投资占比分别为66.11%、7.15%、14.31%、2.33%、7.93%、2.17%。(高唐县)
东阿县法律援助为民务民得民心 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把“法律援助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50件,其中民事案件163件,刑事案件75件(包括认罪认罚案件57件),公证法律援助案件5件,执行案件7件;接受群众咨询200余人次,结案218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70万余元。通过设立农民工维权岗等举措,帮助农民工解决工资拖欠、工伤赔偿、劳动争议等相关案件114件。(东阿县)
开发区依托优势产业实现长效扶贫 立足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种植业,建设扶贫基地,带动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脱贫。依托广平乡颜庄村大棚种植这一特色优势产业,连续3年整合扶贫资金970万元,建设34个扶贫大棚,预计一个大棚可收入8至10万元。今年计划再投入300万元资金发展冬暖式果蔬大棚,继续做大做强扶贫基地。(经开区)
高新区引导金融资源进入扶贫市场 开发了“高新区政融保”项目,通过“保险+融资”金融服务,把产业发展、保险支持、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保险产业共融、企业农户互助、机制政策相通、信用信息共享,带动扶贫产业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目前,已完成4家“两场同建”企业授信,金额达2500万元,撬动工商资本投入产业扶贫,帮扶贫困户1560户。(高新区)
度假区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文旅产业发展 积极恢复营业,自3月21日起辖区内景区逐步有序开放,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4万余人。紧抓项目建设,新开工文化旅游项目2个,复工2个,计划总投资18.15亿元,已完成投资4.36亿元。开展村庄景区化建设工作,截止目前,省级美丽乡村刘道之村、辛十李村均已建设完成并通过省农业厅的验收;东西太平村计划投资280万元,预计6月初开工建设。(度假区)
〔市外信息〕
烟台全力打造“掌上办事之城” 烟台倾力打造全市移动政务服务“总门户”——烟台一手通APP,自去年11月5日上线以来,共推出了1400多个掌上查询和办理事项,下载量突破200万,成功办理业务超过95万人次,市民生活中常用的16个领域的高频应用已全部实现掌上办理。计划6月底前,在微信、支付宝等主流移动应用载体接入第一批50项政务服务事项,公积金、社保、水电气暖缴费等与群众、企业密切相关的200项服务事项“掌上办”。2021年底前,实现100%非涉密事项“掌上办”。
简讯:
▲4月26日,聊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聊城军分区政治工作处联合驻聊部队在九州洼月季公园种下我市首片“双拥林”。“双拥林”将进一步密切全市军政军民关系,为聊城争“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奠定坚实的基础。(市退役军人局)
▲全市首册应急常识科普图书刊发。制作《冠县市民应急手册》,共5章23节,目前,已向18个乡镇(街道)740处农村书屋、文化中心及148所学校免费发放8000余册,并开展凭“学习强国”积分免费领书活动,发放2000册。(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