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政务信息
第46期
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7月17日
深入开展产业集群攻坚行动专题
本期要目:
1.我市推动工业经济实现智慧化转型重塑
2.茌平区加大铝精深加工智慧产业园金融扶持力度
3.宁波市聚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
〔部门信息〕
我市推动工业经济实现智慧化转型重塑 对纺织服装、机械、化工、汽车、有色金属及金属加工等行业,实施产品智能化水平提升行动、生产装备智能化改造行动等六大行动,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持续推进产品、工厂的智能化改造。引导企业由提供单一设备向提供成套设备、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工厂交钥匙工程转变。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智能化技改项目,给予10%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补助。鼓励金融机构优先将智能化技改项目企业列入授信计划,采取创新金融产品、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予以支持。(市工信局)
我市推动国企项目招引打造产业集群 加快推动鲁西集团与中化集团战略合作,对鲁西化工40亿元定向增发列入中化集团年度投资计划。全力推进中通客车大VAN项目建设,项目一期获得生产许可,具备年生产30000台VAN类车产能,目前首台大VAN负压救护车已试制下线;依托客车及大VAN项目产业规模,引进系统总成和零部件厂家在我市投资建设,带动形成一批成熟和具有一定规模的配套产业集群。支持华润生物产业园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方案通过批准和审批,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一期计划投资3亿元。(市国资委)
市农科院依托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集群研究院打造科技兴农新引擎 积极开展桑黄种质与栽培技术研究、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天敌与授粉昆虫在设施蔬菜中的应用、聊城农业大数据库等5个重大项目。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开展设施蔬菜绿色高效生产模式构建与示范、平菇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项目,项目为期2年,总经费80万元。与河南省农科院张新友院士团队签署协议,计划围绕花生新品种选育及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开展为期3年的合作研究,累计经费75万元。(市农科院)
阳谷伏城医养结合大健康产业园项目加快推进 该项目依托鲁西南医院规划建设,集精准医疗、保健康复、科研教学、生物制药、国医文化、养生养老、休闲度假于一体,被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5102万元,机构养老部分护理中心、老年公寓、综合服务中心等15栋楼主体工程封顶,社区居家养老部分14栋楼在建,项目预计今年10月份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营。(市卫生健康委)
〔县(市、区)信息〕
茌平区加大铝精深加工智慧产业园金融扶持力度 综合企业基本开户银行和信贷需求等实际,迅速明确产业集群攻坚行动“主办银行”,进一步加大对绿色铝精深加工智慧产业的信贷支持。截至6月末,9个已开工落地重点项目全部实现了银企精准对接,年度计划预计融资需求总额达465亿元,授信133.11亿元,授信率100%。其中,9家金融机构已为山东骏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等8个重点项目企业发放贷款28.57亿元。(茌平区)
东昌府区积极融入聊城市新能源汽车雁阵型产业集群 以绿色化、轻量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新能源客车、新能源物流车、新能源房车等产品,打造百亿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已达到14家,产值达到40亿元。中通轻客、通盛制冷、宏晟新能源等骨干企业年营业收入高达19亿元,并形成了“中通”、“通盛”等4个自主品牌,拥有6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东昌府区)
高唐县深入推进两化融合不断提升工业智能化水平 对获得国家、省认定的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在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的基础上,分别给予50 万元、30 万元的同等额度配套奖励;对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的企业,在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基础上,再给予30 万元的等额配套奖励;对通过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的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截至目前,已成功申报市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2家,省级试点企业5家,国家级试点企业 3家。 (高唐县)
临清市扎实开展产业集群攻坚行动 今年以来,促成53家纺织企业与银行对接达成贷款总计8.19亿元。鼓励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月份志海纺织公司成功入选中国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1-5月份,纺织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69亿元。全市纺织业拥有国家免检产品1个、全国纺织工业50强企业1家、全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百强企业3家,三和纺织集团列色织布行业第二名、蜡印布生产规模世界第一。(临清市)
经开区狠抓“双招双引”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依托智能光电信息产业园等载体,结合发行15亿债券和5.25亿元的新动能发展基金,打造2-3个特色产业园区。引导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实现动能转换,重点推进希杰谷氨酸等项目,形成2-3个规模超百亿的产业集群。目前已签约项目12个,合同投资额82.4亿元;全年力争签约项目20个以上,合同投资额不低于200亿元。(经开区)
莘县多点发力高效盘活“僵尸企业” 确定第一批纳入处置范围的企业27家,总占地面积达207.72公顷。设立2000万元的专项收储周转资金。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僵尸企业”的资产评估、财务审计、案件诉讼等方面的支出。将盘活“僵尸企业”纳入“双招双引”工作全局考虑,定期向各部门发放每月一更新的“僵尸企业处置清单”。截至目前,成功盘活“僵尸企业”14家,腾出建设用地79.22公顷。(莘县)
东阿县聚焦两大产业深入开展产业集群攻坚行动 聚力推进医养大健康产业发展壮大,目前正在建设的包括天龙食品科技在内的8个医养健康类项目,将要开工建设的包括华润生物产业园项目在内的8个医养健康类项目。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采用“管委会+公司”模式,以租赁或出售方式为企业提供研发场地、标准厂房和“一站式创业服务”,该产业园规划占地500亩,一期占地293亩,目前已有10余家企业意向入园。(东阿县)
度假区土地储备工作成效明显 截至目前获省政府批复完成土地储备面积270亩,正在实施征地面积797亩。2020年以来已出让成交土地2宗,出让面积137亩,收缴出让金6亿元;正在进行挂牌出让的土地3宗、报政府土地出让方案的1宗,达到条件准备上市资产运营会的1宗,总面积171亩,预计出让金收入7亿元;获批复划拨供应土地4宗,面积355亩。目前大外环项目正收集前期环评等资料,供地面积885亩。(度假区)
冠县产业提档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实施技改项目27个,列入市重点技改项目11个,总投资40.5亿元,1-5月份完成技改投资3.5亿元,增长1020%,冠星集团智能化车间、星瀚股份金属材料检验检测中心带动行业信息化、高端化发展。上达稀土钕铁硼永磁材料申报工信部第五批绿色设计产品,恒晶新材与山大合作共建超纯超细电子材料创新中心,新兴产业日益壮大。(冠县)
〔市外信息〕
宁波市聚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 该市设定了“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计划,即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绿色石化、汽车2个世界级的万亿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软件与新兴服务4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关键基础件(元器件)、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文体用品、节能环保6个中国领先的千亿级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