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 智能问答 | 繁體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聊城市成为山东省首个平原国家森林城市

  • 【时间】

    2018-10-25
  • 【嘉宾】

    聊城市林业局副局长张景臣同志
  • 【主题】

现场图片

文字实录

  10月25日,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林业局副局长张景臣同志就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10月15日召开的2018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聊城作为山东省平原创森的样板城市正式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为我省首家平原国家森林城市。自2016年创森工作以来,我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加大投入,不断加快构建以城市为中心的全域森林生态系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市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重点工作加以推进,强化创森工作落实,列出“任务书”,制定“责任单”,绘制“流程图”,建立“时间表”,画好“标准线”,用好“考核帐”,各项创森重点工程挂图作战,形成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工作责任制,在全市迅速掀起了创森工作的浓厚氛围。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了公共财政支持创森的保障机制,市财政每年列出1亿元以奖代补专项资金支持创森重点工程建设,并建立市级绿色发展基金10亿元。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对河流、道路两侧和生态脆弱区实施规模化土地流转,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种苗种林种果,发展高档木材、特色林果和种苗产业。创森期间,全市完成土地流转面积45.89万亩,流转期限均达到8年以上,每年每亩给予农民1200元-1650元以上的补助,市财政对市外环以内2.77万亩流转土地给予每亩1500元补贴,流转土地均已完成绿化任务。

  加强督导落实。市创森办、市大督查办公室联合定期督查,定期通报,对措施不力、行动迟缓、影响创森进度和效果的责任单位,在全市范围内通报,不断凝聚了创森共识和创森合力。

  我市在实践中创造了“创森+”发展模式,实现了“创森”的跨界融合发展,放大了“创森”效应。全市绿色增量大幅增加,森林质量显著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市对高速、国省道、铁路、水系每侧100米-200米和县乡路每侧30米的土地进行彻底流转,种植树木,培养森林,拓延绿地空间。按照全域水城的建设要求,重点对23条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主要库塘、沉沙池区进行植被修复。我市在城区建设了一批绿色停车场和市民休闲游憩绿地。加强城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道路绿化、水岸绿化等,市县城区新建和提升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绿地、城市公园等休闲场所达到147处。市外环以内2.77万亩一般农用地调整为绿化用地,并全部完成绿化任务,森林围城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按照200-300亩一个网格的要求,建设农田林网体系。建成5个省级森林乡镇、30个省级森林村居,完成28个市级森林乡镇、129个市级森林村庄建设,乡村绿化美化质量显著提升。我市还广泛组织开展认种认养和各种形式的纪念植树活动,各县(市、区)和市属开发区均建立了1-2处有规模的纪念林和义务植树基地,提供广大市民义务植树场所,增强了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要我栽树”到“我要栽树”的思想大转变,市民创森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我市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全市每年投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金1600万元左右,防治作业面积350万亩次,严格执行森林资源采伐限额,严厉打击了涉林违法行为。

  下一步,聊城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省委、省政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的一系列部署,深入推进“绿满水城·美丽聊城”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力度巩固创森成果。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荣膺“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为动力,不断把生态建设创建工作推向深入,以实际行动为“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