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政务信息
第33期
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9月18日
本期要目:
1.我市切实做好特种设备安全整治
2.东昌府区探索实行街长制城市管理新模式
3.青岛市创新举措力促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落实
〔部门信息〕
我市切实做好特种设备安全整治 一是突出重点精准整治。突出特种设备安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环节“四个重点”,深入排查治理压力容器、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督促企业开展自查工作,自查企业261家,自查问题208项,全部整改到位。二是扎实灵活搞好结合。结合各专项隐患排查活动,按照属地企业分布,灵活掌握工作办法。高新区采取聘用第三方专家的方式,委托山东省特种设备协会专家对重点行业鲁西化工集团的15家单位开展了检查工作,重点排查了易出问题的环节和特种设备;进行新规则知识讲解,协助企业提高自身管理能力,避免人为安全隐患发生。三是认真排查扎实整改。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认真检查、督导、整改工作,共组织检查组750人次,抽查企业253家,查出安全隐患287项,已整改273项。(市市场监管局)
市生态环境局加大执法力度保障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继续推进问题整改工作。生态环境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监督累计交办我市的192个环境问题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 5月生态环境部开展的统筹强化监督(第一轮),我市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改全部通过核查。组织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交办信访件整改销号工作。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交办我市的124件信访件,已全部整改完成销号。做好基层网格员队伍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市942个管理区(社区)已上岗专职网格员902人。(市生态环境局)
我市创新模式构建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网 建立一个领导机制。市县两级卫生健康部门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组成健康扶贫团队2699个,为健康扶贫工作提供组织保障。落实药物、经费“两个保障”。确定3-4个乡镇卫生院作为门诊维持治疗试点,与市精神卫生中心建立医疗联合体。到2020年底覆盖所有乡镇;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服药,药物费用由各县(市区)扶贫办众筹平台以及慈心一日捐的专项扶贫资金承担。做好“三结合”。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服务全面覆盖、邻里互助相结合,扎实开展医疗护理服务。强化精准分类、精准管理、精准用药、精细服务“四精”管理。实行“五专”工作法。每个乡镇卫生院固定2名专职人员,为每名患者提供2个专用药盒,标明患者信息、药物用法用量等信息。(市卫健委)
[县(市、区)信息]
东昌府区探索实行街长制城市管理新模式 东昌府区古楼街道自今年7月起推行“街长制”工作,统一制作了“街长公示牌”,包含街长姓名、职务、联系电话、责任路段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联系方式,安装在每名街长负责的道路上,方便群众第一时间向街长反映情况,及时解决各种影响市容市貌的问题。打通了“区—街道—社区—网格—街巷—小区—居民”的纵向脉络。自“街长制”实施以来,已巡查发现问题20余个,其中现场解决问题18个;清理长期占道经营商贩14处;查处违规灯箱广告26块;拆除不规范围挡30平方米;规范道路两侧围挡100余平方米,辖区内市容秩序进一步改善。(东昌府区)
高唐县创新举措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实施政银合作,推进全程电子化。企业只需一张身份证即可办理开办业务,全程无纸化。截至目前,已实现所有高频业务精简材料、优化环节,承诺1个工作日办结。深化政银合作与帮办代办机制,截至8月底,全县设立银行代办网点43个,共无偿代办营业执照4059件,为企业节省开办成本约155万元,代办量占全县全程电子化登记总量的84%。引进“秒批机”,节约审批时间。“秒批机”运用大数据手段,对登记数据的合规合法等进行拟人校验,全方位核查,实现全程零人工干预、全智能审批。将个人商事登记申请业务缩短至5分钟,领跑全市、全省领先。首批“秒批”事项清单,覆盖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高频经营范围的约80%,自8月初使用“秒批机”一个月的时间,办理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业务达100余件。在政务服务大厅进驻中国银行“移动版”智能开户柜台,市民办理完营业执照后,可凭身份证直接在服务区的中国银行窗口申请开户,开户时间由原来的1个工作日缩为最快1小时。(高唐县)
茌平区道路交通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积极落实联合治超、规范治超工作,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在治超站门口开展24小时不间断联合执法。截至9月初,共出动执法人员2080余人次,执法车辆500余辆次,查处超限车辆204余辆次,卸货11273.01吨;危险品车辆共检查827辆次,查处违章1辆次。在博平交警中队、乐平交警中队等地点对运输车辆尾气进行检测,并对不达标的运输车辆进行劝返。截至目前,共检测重型柴油车2223辆次,并对重型柴油车辆建立台账。成立2个专项打黑中队,配备执法人员8人,执法车辆2台,通过在汽车站、医院、商超门口等黑出租聚集区蹲点治理和不定点巡查两种方式,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集中治理行动,向社会公布打黑热线,并在全区309辆出租车车身、100辆公交车内张贴。(茌平区)
冠县三项措施做好扬尘治理 细化扬尘治理职责,制定方案,建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项目部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确保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管控压茬、无缝对接。截至目前,县城区108个施工项目已建成432人的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技术手段,发挥“互联网+”作用,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和手机客户端平台,每个施工工地都安装一套工程现场扬尘监测与视频监控系统,对工地24小时监控,且循环存储容量不低于3个月,可供监管部门随时调阅。该系统与监控平台实行联网共享,监管部门可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监测工地扬尘情况。加强督查抓规范。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县城区108个建筑施工项目不间断巡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不留隐患。9月份以来,开启白天督查、夜间巡查模式,出动车辆45辆次,对216个次工地进行督查巡查,下发整改通知书17份,停工整改4个,立案调查并移交案件6个。(冠县)
[市外信息]
青岛市创新举措力促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落实 出台减税降费30条举措,实行减税降费政策“全流程”定向推送。扩大“最多跑一次”清单事项范围,力争今年底前实现90%以上涉税事项一次办结。再减少税收业务流程、表单资料20项,将3000家集团总部企业纳入“税企直连”平台。上半年,596家服务业小微企业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占比达52.2%,较一季度提升6个百分点;总体税费负担水平基本合理的占83.2%,较一季度提升1.9个百分点。
简讯:
▲近日,我市首届退役军人“就业直通车”培训班开班。此次培训委托聊城市清大东方消防职业培训学校开展,面向全市广大退役军人招募,经公开报名、面试等环节,50余名退役军人参加了培训班。(市退役军人局)
▲开发区以主干道、商业大街沿街店铺专项整治为重点,结合全市开展“十乱”治理行动任务,统筹安排,同步推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截止目前,共清除隔离墩、隔离柱330个;清理广告僵尸车5辆;拆除幼儿园占道围栏4处;整治店外乱摆乱放800余处;清除小广告700余次。(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