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技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3715000063/2023-17775732
2023-08-16
聊城市人民政府

专家解读:《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技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字号:
时间:2023-08-16 10:09:26

图片1.png

聊城市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研究员   任长庆

近日,聊城市人民政府印发了《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技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聊城市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研究员任长庆对《实施意见》进行了解读,具体如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2年11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技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努力争当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将山东省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区域创新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

近年来,聊城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建设敢为人先的创新新聊城,大力开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攻坚行动,围绕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有力激发了创新动力。当前聊城发展正处在深度转型期,迫切需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互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聊城坚持科技政策“靠前发力”,《实施意见》的出台正是聊城向科技强市、科创高地迈进过程中顶层设计的重要举措。《实施意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强省建设的部署要求,针对我市高质量发展和制造业强市科技创新重大需求,明确了下一步建设科技强市的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和支持政策,对于激活科技创新引擎,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明确了科技强市建设的实施路径。《实施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责任导向,聚焦建设科技强市的目标、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进行统筹谋划。在目标引领上,明确提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等科技创新核心指标实现显著提升。在具体举措上,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从企业培育、平台建设、技术攻关、科技合作、人才引育、研发投入、创新服务、组织保障等多个维度,制定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建设科技强市的具体措施。为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制定了“路线图”和“计划表”,将持续、有力指导全市科技工作的有效落实和创新发展。

二是完善了全市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实施意见》对近年来我市出台的相关科技政策进行了归集、完善,特别是针对我市科技创新扶持政策‘体系化有待完善、精准度有待提高、操作性有待加强’等短板,将现有政策进行归并整合、系统提优,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体系,确保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在关键处。《实施意见》的一大亮点就是更加注重政策的统筹性,即科技、人才和创新工作的相互统筹,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深度对接。我市原有的科技政策分散在多个文件中,支持项目众多,但脉络性不强,各种要素之间没有形成体系,《实施意见》坚持“串珠成链”,围绕创新链条的各个环节,构建了系统性的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全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三是突出了科技创新的精准施策。《实施意见》紧跟中央、省出台的各类科技创新政策和导向,紧盯全市产业和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在综合考虑聊城市财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政策覆盖面,“真金白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实施意见》在对我市前期科技政策开展评估的基础上,增加了激励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的新政策。比如:提出实施科技型企业“多投多奖”研发投入补助机制,对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且达到一定条件的企业,给予省级研发补助资金同等额度支持。文件中既有对原来政策的梳理细化,也有参考借鉴其他先进城市经验做法,在支持范围、保障重点、奖补方式上的突破创新。在组织保障上明确了强化政策宣讲解读、落实落地,促进各级各类市场主体对支持奖补政策直观了解、准确把握和充分享受,为激发全市科技创新动力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