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专家解读
解读专家:
冀芦沙,女,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教研,及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研究。
现任聊城大学药学院执行院长,聊城市妇联副主席(兼职)。兼任聊城大学学术科研伦理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生物制药专业”山东省一流专业负责人,第五届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青年理事,第四届山东省生物医药技术学会理事。获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山东省科技特派员、聊城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聊城大学教书育人楷模、聊城大学第三届良师益友、水城领军人才、水城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一、关于《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制定背景是什么?
答:2016年以来,聊城市生物医药产业在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和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布局热潮中,逐渐失去了优势地位,存在解决产品升级缓慢、创新能力薄弱、人才资源流失、市场竞争力下降等突出问题。我市在产业技术拐点、产业增速拐点、产业迁移拐点的三大关口,亟需通过有针对性、有力度、务实管用的政策激励,突破传统路径依赖,以更大的决心、更宽广的视角推动产业换挡提速、转型升级。我市出台《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满足国家对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巩固我市亟需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体系。
二、《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以做大做强链主企业为目标,以做精做细链条企业为支撑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主要目标:一是坚持破解瓶颈制约。聚焦医药项目建设用地、生产要素保障、环保精准施策、药品采购等亟须解决的问题,借鉴先进经验,力求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二是坚持公平和普惠化。适应产业政策、创新政策普惠化方向,在推动中药制剂、医疗器械产业化方面,合理设定政策支持标准。三是坚持搭建公共平台。充分发挥政府在基础性、公益性平台建设的主导作用,加快科技基础设施和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构建生物医药融资体系和人力资源体系,加快打造一流的产业生态。
三、《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一是推动创新能力提升。大力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推动研发活动全覆盖,加大专业性服务平台建设。
二是壮大产业集群和园区。壮大优势产业集群,集聚品牌、资本、人才等要素,培育产业链良好生态,全面推行“链长制”。优化提升产业园区.继续推动东阿阿胶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冠县灵芝文化产业园建设。三是引导企业进档升级。支持企业品牌创建,鼓励本土领军企业做优做强,加强外地龙头企业招引入驻,支持和鼓励全球标杆生物医药企业在聊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四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数字化升级.持续推进生物医药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完善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工厂”新体系。促进传统中成药升级,加快创新药物研发,深化院地合作、校地合作,支持企业设立实验室、研究所等科研和技术研发机构,加快高性能医疗器械开发。
四、《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答:一是加大生物医药研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生物医药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组的协调指导作用;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投资引导作用,支持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向生物医药产业。二是加快医药检验检测和医疗器械审批制度改革。主要是开展医疗器械注册人培训力度。优化二类医疗器械审批流程,推进基因检测产业开放创新。三是支持集中优势特区发展中医药、生物药产业。鼓励企业进行中药制剂、基因工程药物等新技术研究,允许企业依法依规开展新型生物治疗业务。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