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印发了《聊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正高级工程师王文刚是“双碳”领域专家,他站在《实施方案》对聊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作用和意义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解读,具体如下:
《实施方案》是继《聊城市“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2021—2025年)》和《聊城市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之后,又一项规划“十四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路径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聊城市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的具体落实文件。新文件在充分继承前期有效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力争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聊城市委、市政府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宗旨,坚持走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的道路,形成包括智慧环保监管、网格化监管、重点工作线、“闭环”治理等一系列大气污染防“聊城模式”,同时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调整“四个结构”,产业、能源、交通结构不断优化。与2013年相比,2023年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综合指数4.75,改善58.6%;PM2.5浓度46微克/立方米,改善65.2%;PM10浓度82微克/立方米,改善64.3%;SO2浓度10微克/立方米,改善85.3%;NO2浓度27微克/立方米,改善50%;CO浓度1.1毫克/立方米,改善73.8%。优良天数明显增多,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
而这次《实施方案》,进一步彰显了聊城市委、市政府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这点可以从《方案》与以往常规治理方案的一点不同看出端倪,就是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与“四减四增”结合在了一起。具体来讲,“四减四增”指的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过剩和落后产业;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应用;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向铁路和新能源等清洁运输方式转变;调整用地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结构调整往往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抓好“四个结构”的优化调整,就抓住了污染治理的“牛鼻子”,但其中过程也往往伴随着“阵痛期”,须有大决心、大气魄方可坚定走到底。聊城市这次在《方案》中明确了结构调整一系列措施和目标,可谓是有“壮士断腕”之果断,切实体现了聊城市对污染治理和结构调整的重视程度。同时,《实施方案》还充分结合聊城实际,明确了具体攻坚措施和任务目标,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可以预见,该实施方案的出台,将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引,助力整体治理工作能力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正高级工程师,双碳中心总经理 王文刚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