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问答:《聊城市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实施方案》
字号:
大 中 小



1.制定《实施方案》的目的是什么?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最大量的日常行政活动,是实施法律法规、履行法定职责、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方式。党的二十大作出“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的重大决策部署。
《实施方案》的预期目标是,到2025年底,全市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行政执法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队伍素质明显提升,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有效加强,有力保障法律法规规章落地实施,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提供坚实支撑,
2.行政执法人员是群众打交道最多的政府工作人员,其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执法公信力,在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了哪些举措?
答:围绕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实施方案》从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政治能力、学习培训、人员管理等方面,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一是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能力。各行政执法机关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强化行政执法人员政治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二是开展学法用法培训。建立执法人员培训档案,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实操技能训练。三是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加强行政执法主体管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清理。
3.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简单粗暴执法、野蛮执法、过度执法、机械执法、逐利执法……这些执法中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了哪些举措?
答:推进严格执法,重点是解决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为贯彻上级相关决策部署,我市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规范执法、不文明执法、执法不作为等问题,持续开展整治“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随意处罚”攻坚行动,并规定了开展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的时间节点和工作步骤,行政执法机关要梳理形成本部门本系统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清单,8月底前将整治情况报同级司法行政机关,确保行动落地见效。
4.在聚焦行政执法工作体系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了哪些举措?
答:为完善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结合地方机构改革实际,优化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落实机制,开展赋权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试点工作,对基层接不住、监管跟不上的,及时予以调整,稳妥推进改革。
同时,进一步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有效衔接机制,完善行政执法管辖、法律适用等争议协调机制。开展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规范工作,实现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无缝、双向、有效”衔接。
5.为了让行政执法监督更有力、更有质效,《实施方案》从哪些维度提出了要求?
答:为提高行政执法监督质效,实施方案从监督职责、监督职能等维度提出一系列要求,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和监督职能,综合运用行政执法工作报告、统计分析、评议考核等方式,对行政执法工作情况开展经常性监督,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全面履行行政执法职能。同时,强化涉企行政执法监督,探索“监督+服务”模式,指导企业加强合规管理。选择社会反映强烈的重点执法问题开展专项监督。
6.为保障《实施方案》顺利实施,落地见效,主要采取哪些具体工作保障实施?
答:下一步,将强化组织落实,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确保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见效。
在完善制度方面,综合运用行政执法工作报告、评议考核、案卷评查、案例指导等方式,开展行政执法常态化监督。开展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合作机制试点工作,动态调整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适时组织开展落实情况的专项监督和行政执法人民群众满意度第三方测评。
在机制健全方面,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出台具体落实规范。加强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的动态管理和备案审查、专项培训与监督。引导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要制定法制审核标准规范,结合执法实际,修订完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文书格式文本。
在创新品牌方面,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持续开展“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随意处罚”攻坚行动。在全市全面推行一业一册告知制度,制定《编制行政执法领域市场主体合法经营指南指引》,编制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品牌教程。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