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泽被黄河文明、地处齐鲁文渊。历史璀璨,文化昌明,是中国著名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江北水城源起于今日聊城“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河湖一体”的布局启发。而“水中有城”之“城”即是昔日聊城——东昌古城。
史实为鉴 立意高远
新时期,新发展,新跨越,新聊城,战略定位清晰,为实现聊城市委十一届二次全委会“城建靓市”的目标,我市立足“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做水文章、做古文章;开发执行果断。科学指导,文化铸魂,高位建设,倾力打造济南的西花园、京津的度假村。
在聊城古城开发论证会上,中国创意经济研究院院长文丰教授曾说,古城是魂,运河是脉,水是聚宝盆,做好东昌古城改造,最能提升聊城的整体价值;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聊城文化资源丰富,“就像散落的珍珠。缺一条绳子连贯”,而古城改造就是这条绳子,抓好古城改造,就是抓住了聊城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东昌古城复建迫在眉睫。
古城建设,特色为要。基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水为魂、古为韵的理念,在城门楼与角楼的建设上,建设部门积极创新,巧妙融合,始终坚持创建“精品工程”,注重挖掘古城区的文化内涵,提升古城区旅游的整体价值。比如“修旧如旧”,尊重史实,体现残缺美,古城城门楼为单层重檐歇山顶、面阔带廊七开间的建筑方案,角楼为单层重檐歇山十字脊顶方案。南城门和三个角楼分别高22米和20,7米,上下两层,上部为斗拱木结构.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顶式,下部外观为砖石结构,施工均采用明代官方大式做法。建筑风格参照同时期的建筑光岳楼,巧妙揉合了明清代建筑风格。复建建筑结构上:城门墩台采用钢筋砼,外包砌青砖;台上城楼的粱、柱及枋等采用钢筋砼,斗拱、檩条及其以上采用木制结构,筒瓦屋顶,带吻兽。最后,为了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古城墙砌筑使用了临清贡砖与曲阜青砖等。
民意为本 专务精实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一切规划设计应以人民的生活为原点。
东昌古城区的保护性开发以不扰民、便民利民为原则,首先对古城1.4方居民进行了普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古城保护与改造领导小组及指挥部多次召开会议.集思广益,提出了颇为人性化的施工方案。同时,聘请高层次专家来聊城研究论证,市委召开了四次常委会专题研究,并召开了从市几大班子到东昌府区街道、社区的领导干部会议,经过反复讨论,确定实施古城的保护性开发,将其打造成为聊城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在施工过程中,本着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市建委按照安全文明工地和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了现场的综合管理,努力将施工对古城区市民的生活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减小噪音.避免扰民;搞好施工围挡,设置安全标志、标示,加强监管,保证施工安全;合理组织现场物料、土方堆放和运输,避免遗撒,减少扬尘,努力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古城区保护性开发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头绪多、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在城门楼与角楼的建设上,为保证精品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在政府规划指导下,抓住古城区保护性开发改造主体,建立强有力的运作机制,重点选择那些信誉好、标准高、经济实力强的建筑开发企业参与吉城区开发建设,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公司、聊建集团四公司、浙江临海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平遥古建筑有限公司在公开招标中脱颖而出,分别承担了四个单体的施工任务。同时,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市文化部门也派遣专人在施工地段进行现场指导。
南城门、角楼工程开工以来,针对施工难度大、工程质量要求高、材料特殊等特点,市建委对管理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个人,制定了详细的工程施工规范,与施工企业签订了军令状,要求施工单位把工程量细化到每一天;鉴于工程用料的特殊性,工程建设部成员深入材料生产企业,专人蹲守,严把材料生产关;古城区建设指挥部成员明细分工,每人负责一个项目,现场蹲点,及时协调;资深技术治理人员专责工程质量,解决施工技术重点和难点,对进场材料随到随抽检,配合监理单位随时进行工序验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全力为加快施工创造条件……
纵观历史,盘点文化,聊城物华殷实,人杰地灵,从来就不缺乏成就名埠都邑的条件和资源,今日的聊城,区位优势资源更是天下不敢小觑,江北水城,科学指导,文化铸魂,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很快,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秀外慧中的文化古城就要来到我们身边。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