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休闲周:厚积薄发绽新姿

字号:
时间:2011-10-08 08:19:45
来自:电子政务办公室

     湖光潋滟的东昌湖上,微风吹开古城胸襟,恰是迎客好时节。
    “十一”黄金周期间,聊城围绕“国民休闲汇”活动主题,开展了水城之秋休闲周活动,精心烹制的节庆“盛宴”,把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巧妙整合,整个旅游市场热气十足,“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文化旅游品牌再次激情绽放。
    魅力古城引来八方客
    10月2日上午10时,4辆由河南新乡驶来的豪华旅游大巴,在古城南城门徐徐停下,车门还未完全开启,游客们便迫不及待地从车内奔出,一窝蜂涌向南城门楼下,亲眼目睹正在修建中的东昌古城的雄伟身姿。
    以光岳楼为代表的东昌古城是聊城一个重要的旅游“招牌”,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远道而来旅游参观。为深入挖掘千年古城的文化旅游资源,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古城保护与改造工作,坚持“修旧如初,修旧如旧,修旧如新”的原则,恢复和保护历史风貌。
   如今,由南、北、西三城门和西南、东南、西北三个角楼,以及以古楼为中心的四条大街构架下,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新古城雏形已展现在世人面前。
    “市委、市政府对东昌古城架构的科学规划、建筑的巧妙设计,均释放出了浓浓的传统韵味,出现八方游客齐涌古城的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 来聊游玩的消费群体不仅数量有了大幅提高,而且覆盖区域更为广泛。往年来聊游客主要以济南、菏泽、济宁等周边地区为主,今年由于古城魅力的吸引,来自北京、天津、青岛等地区的游客数量增长了近一倍。此外,江浙一带高端消费群体也慕名而来,亲身领略东昌古城的独特神韵。
    文化旅游唱响主旋律
    随着大众旅游消费热点由观光游向更深层次的文化游转变,文化旅游成为一个旅游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大批省内外游客和聊城普通市民走进历史文化景点、传统民俗街区、名人故居等,切身感受黄金周的文化氛围,体验文化旅游的韵味与魅力,精彩纷呈的文化之旅成了今年“十一”黄金周的新宠。
    我市景阳冈旅游区是水浒英雄武松打虎故地,也是龙山文化城遗址。10月3日,记者在景阳冈旅游区看到,从各地赶来的参观游客络绎不绝。在三碗不过冈酒店里,游客们围坐在酒桌旁,一边品尝美酒,一边观赏山东快书。而在山神庙前不少游客则对张贴的县衙告示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用照相机拍摄留念。
    数百年滔滔运河水,流出了临清经济的繁盛。而今,漫步临清,处处可见运河文化的遗痕。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临清开展了胡同游活动,参与者可徒步穿行纸马巷、公馆街、箍桶巷等密密麻麻的古街巷,游览鳌头矶、冀家大院、运河钞关等标志性景点,吸引了不少文化旅游爱好者的眼球。“我最喜欢这样的旅游活动,可以亲自用双手触摸历史的脉搏。”来自江苏徐州的姬升平对胡同游活动赞叹尤佳。
    观光农业催开幸福花
姜堤乐园百亩葫芦大观园内人头攒动,游客们惬意地欣赏着葫芦的神韵,从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冠县中华第一梨园游客如织,他们或穿行于林间小道,或攀上高耸的观花台,从不同角度欣赏万亩梨园的秋韵美景……
“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市主打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品牌的几大景点赚足了人气,不仅让当地农村居民鼓起了腰包,而且下乡的城市居民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内有限的公园、绿地和风景区已不能满足他们对休闲和旅游的要求,到郊外农村去寻求新的休闲方式成为一种新时尚。于是,以满足城市居民绿色休闲需求为主的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我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发展休闲农业自然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目前,以聊城城区周边、京杭运河沿岸、徒骇河沿岸和黄河沿岸为基地的观光农业迅速崛起。其中,已对外开放的农业生态旅游景点达上百处,它们大多都是由特色农业种植演变而来。(邹辉)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