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2月21日从聊城大学获悉,近日,由聊城大学音乐学院教师贾振鑫创作的小品《奖金》,在“中华颂”第三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中荣获小品一等奖。
本次活动是由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中国剧协艺术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华颂”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自举办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戏曲曲艺工作者的响应和支持,共收到来稿1万余份,出版了《中华颂——全国小戏小品曲艺作品选》,选拔了获奖作品300余件。本届大赛征集作品4769件,评出小品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中国文化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网站、中国曲艺网、中国戏剧网、中国剧本网、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网分别对此活动进行了报道。
据贾振鑫介绍,小品《奖金》是以我市优秀共产党员安翠萍的感人事迹为素材,于2007年历时1个月时间进行创作的。为了创作出能打动人的精品,塑造好鲜活的艺术形象,他多次深入体验生活,和当事人及其身边的人进行了细致的沟通交流,终于走进了当事人的内心世界,为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最后,贾振鑫确立了以主人公的奖金去向为戏剧冲突主线,以家庭生活琐事为故事立足点,提高作品立意,充实作品内涵,采用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方式来实现艺术诉求,歌颂了主人公舍小家顾大家、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刘江)
12岁登台表演 处女作聊城夺魁
提起贾振鑫,相信好多聊城人都不觉得陌生,因为在舞台上、电视里,观众经常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他编创表演的山东快书、相声、小品脍炙人口;他担纲文艺节目主持人时妙语连珠、洒脱自如,获得广大观众好评和喜爱。
小荷初露:12岁登台表演
贾振鑫出生于1973年,曾在聊城七中教音乐课,自2006年起在聊城大学音乐学院教舞台表演。业余时间,他以节目编创者、演员、主持人、撰稿、策划、导演等多种身份频繁参与各级各类文艺演出节目。
此外,他在文艺理论研究与创作方面也有所建树,今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编著的《文艺晚会艺术原理与策划实施》一书,全书26.5万字。
在少年时期,贾振鑫身体里文艺的因子便开始活跃起来。他自幼聪明好学,记忆力惊人。村里的广播、家里的电视里播放的文艺节目,他非常痴迷,往往听上或看上两遍就能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上小学五年级时,我12岁,那年乡镇里搞文艺演出,我平生第一次登台演出。”贾振鑫说,他记得当时自己模仿的是电视里的相声和山东快书小段。
勤学苦练:对着消火栓吊嗓子
在各种说唱艺术形式中,贾振鑫最感兴趣的是山东快书。山东快书是起源于临清、济宁、菏泽、兖州一带的传统曲艺形式。起初专说武松故事,又名“武老二”,以讲述武松的故事广泛流传,逐步演变发展为一种经典的传统曲目,在山东、华北、东北地区颇为流行。1988年,他拜聊城市群众艺术馆原馆长、山东快书高派传人张明东先生为师,专攻山东快书。
聪颖的天资加上有大师点拨,使得贾振鑫在山东快书艺术道路上进步很快。不过,他并没有丢掉勤学苦练的精神。
贾振鑫还在聊城七中教音乐的时候,小王是他的学生。“我至今还记得这样一幕:1999年的一天,我和同学经过贾老师身边时,竟然看到他正对着墙上橱窗里的消火栓吊嗓子、练表演,神情非常专注。”小王说,当时学生们都笑了,但贾振鑫表情自然,依然沉浸于自己的艺术世界。
才华绽放:大学处女作聊城夺魁
贾振鑫很早就表现出了出众的文艺才华,1993年,他还是一名略显青涩的大学生。当年各地都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他在校内表演了自己编创的山东快书《开国元勋》,引起全校师生轰动。很快,这部作品被推荐参选聊城地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文艺调演,结果捧回个一等奖!
“《开国元勋》是我的处女作,这个一等奖也是我首次拿大奖。”贾振鑫说,在大学四年里,他共获得各级各类文艺创作奖42项,其中省级以上奖项十余项。
此后,贾振鑫在山东快书、相声、小品等的创作表演上便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创作的山东快书《血铸汉藏情》《和谐一家》、相声《家庭会议》《男一号》《衣食住行话水城》、小品《母子情深》《你到底爱不爱我》等作品,都成为其优秀代表作,在各种文艺活动中受到高度赞誉。(刘江)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