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 智能问答 | 繁體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走在前、开新局,攻坚行动看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

  • 【时间】

    2022-10-25
  • 【嘉宾】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凯同志
  • 【主题】

    本场发布会是“走在前 开新局 攻坚行动看进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凯同志,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四级调研员杜广立同志,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王蕾同志,市环境科学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冬琴同志,介绍大气环境大改善攻坚行动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现场图片

文字实录

李晓娟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是“走在前 开新局 攻坚行动看进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凯同志,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四级调研员杜广立同志,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王蕾同志,市环境科学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冬琴同志介绍大气环境大改善攻坚行动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包括13家省驻聊及市属新闻媒体。

首先,有请王凯局长介绍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王凯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聊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与支持。长期以来,聊城市一直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以赴改善全市空气环境质量,努力守护我们的白云蓝天。尤其是今年以来,我们继续致力于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在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大会召开后,开展了大气环境质量大改善攻坚行动下面我介绍一下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打攻坚战。以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燃煤源等为治理重点,铁腕治污,持续攻坚。我们持续加强工业源治理,7家水泥行业企业制定超低排放改造方案20家重点企业完成深度治理25家涉无组织排放重点企业进行提升整治;36家涉氨排放企业实现了深度治理我们果断调整产业结构,印发了2022年《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方案》,鑫华特钢已停产,东阿山水水泥熟料生产线已制订产能置换方案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临清市烟店镇工业集聚区、信发集团产业集群清洁生产创新试点项目,阳谷祥光生态工业园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工业园区。我们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持续压减煤炭消费,2022年1-9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不含直调电厂)煤炭消费1322.3万吨;开展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推进“电代煤”“气代煤”,目前已开工18.33万户,开工率103%,完工16.68万户,完工率94%;加快低效燃煤机组淘汰,目前全市现役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均低于304克标准煤/千瓦时目标2台1.5万千瓦燃煤机组关停工作有序推进我们有力开展扬尘综合治理,要求全市在建工程严格落实施工围挡、道路硬化、物料覆盖、密闭运输、车辆冲洗、路面清扫洒水等六项措施提标升级新措施落实项目218个检查工程施工项目4.77万次,下发督导建议书2457份,责令停工整改471个,移交行政处罚293个我们全力强化对臭氧污染管控,去年全市1556家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全部完成整治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提高标准,新增催化燃烧治理设施443台,淘汰低效治理设备1703台,93家完成源头替代;加强执法检查对加油站、汽车维修、工业涂装、印刷等行业企业开展专项检查行动;强化宣传引导,督促加油站、涉及VOCs的企业和城市建成区户外工程涉VOCs排放工序(大中型装修工程、外立面改造工程、栏杆喷涂、道路画线作业、道路沥青铺设作业)等,避开日间高温时段,利用夜间进行经营、生产或施工,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二是打整体战。完备的战略部署是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前提保障。今年以来,我们结合聊城实际,制定了多项实施方案。长期规划方面,印发了《聊城市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全年部署方面,印发了《聊城市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提升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开展大气环境质量大改善攻坚行动;专项攻坚方面,印发了《2022年聊城市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臭氧污染管控方案》《聊城PM2.5改善攻坚方案》,针对即将到来的秋冬季,《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目前也已经在制定中。同时,综合运用约谈、生态补偿等机制,营造齐抓共治大格局,为聊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是打科技战。加强能力建设,建成覆盖市、县、乡三级的173个标准空气监测站,实现了大气环境监测考核排名市、县、乡全覆盖。建设了3台颗粒物激光雷达,12套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全市重点自动监控企业安装联网281家472个监控点位,电量监控企业1430家,215家企业安装门禁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重点排污单位24小时在线监测监控组建预警督办专班,数据使用效益有力提升。建设颗粒物源解析实验室和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超级站,具备了对环境空气污染物组分和117种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分析和监测的能力。强化分析研判,充分借助“一市一策”团队专家力量,为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诊把脉”。每日对空气质量开展分析,每周二集中进行研判,举一反三,精准施策。

四是打全民战。我们的工作,离不开全体市民朋友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全民战是促进大气环境改善的有效办法。我们在聊城日报开辟生态环境专版,在聊城电视台开办《生态聊城》栏目和《环保轻骑兵》节目,多次开展专题电视问政,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实施举报重奖和环境违法行为“随手拍”2022以来受理生态环境信访案件1722件,随手拍1972件,发放红包奖励1543个。开创性实施秋冬季期间居民免费乘坐公交车的惠民利民政策,该政策已经连续实行了2年,今年冬季我们将继续实施。在夏秋季实施错峰加油优惠政策,全市588家加油站均采取了夜间油价优惠措施,引导群众夜间为车辆加油。这一系列举措,在有效助力我们空气质量改善的同时,也收获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2022年1-9月份,我市综合指数4.44,同比改善2.6%,优良天数179天,重污染天数4天,同比减少2天。PM2.5PM10NO2等多项因子的平均浓度进一步降低,同比改善幅度分别达到7.3%、2.6%、14.3%。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李晓娟

感谢王局长的介绍。

现在开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请记者朋友们举手提问。

鲁网记者

我们印象很深刻就是多年前的冬天经常发生雾霾天气,而近几年来已经很少见了,空气质量改善的成效有目共睹。请介绍下我市是怎样做到的这一转变的

杜广立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实际上,我们的大气环境治理工作远在雾霾天气凸显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这中间也经历了几个阶段。具体来说,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大气环境问题经历了从煤烟型、油烟型向以PM2.5O3为特征的区域复合型污染演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模式从以污染物排放浓度控制排放总量控制为核心逐渐走向以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如果说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犹如一列启动后未曾停止过的列车,那么自2012年以后,这趟列车则是转变成为“高铁”特别是在2013年,随着雾霾天气日渐严重,已经影响到普通群众的生活,也引起了社会上许多的声音。对此,我们聊城市历届市委、市政府坚决将大气污染防治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十年雾霾治理史我市十年发展转型的一面镜子。这十年期间,主要分为大气十条2013-2017年)三年攻坚2018-2020年)深入打好2021年以来)个阶段。

大气十条阶段:全市累计关停燃煤机组23台、装机容量533.7万千瓦,清理地条钢企业12家,关停电解铝违规产能53万吨,淘汰燃煤小锅炉1949台,关停小铸造企业1000多家。三年攻坚阶段:先后对1225台工业炉窑实施深度治理,关停东昌焦化,全面推进1719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一厂一策精细化管理。共压减煤炭347万吨,完成清洁取暖双替代66.29万户完成铁路运输量3509.82万吨,集装箱多式联运完成463.44万吨,淘汰国三营运柴油货车10228辆。三年间共新增和更新造林78.27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化肥利用率达到40.77%深入打好阶段:202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高点定位、高处站位、高效推进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坚持每月听取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市环委办实现实体化运作,制定完善《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考核县(市、区)问责办法》《聊城市乡镇空气质量排名考核奖惩约谈问责办法》《聊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量化问责规定》《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等机制制度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生态环境牵头、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大保护、大治理工作格局日趋完善。发改工信住建、城管交通、市场监管、商务、交巡警部门结合各自大气污染防治职责全力推进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通过全市上下驰而不息的努力,聊城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目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2013-2021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57.3%PM2.5改善65.2%,优良天数增加174天,重污染天数减少93天。2021年,优良率增加幅度全省第3,臭氧浓度改善全省第1,空气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山东广播电台记者

刚刚在介绍中重点提到了臭氧,相信广大市民可能和我一样都不是很熟悉,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并说明我们是如何治理的吗?

李冬琴

好的,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目前,我国评定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指标有6种,分别是PM2.5PM10SO2NO2CO和O3。对于臭氧,其实我相信大家也有过了解,就是知道他们是保护地球不受太阳紫外线照射的“保护层”,前些年的臭氧层空洞还引起过许多人的恐慌。具体的情况是,O3分为平流层臭氧和近地面臭氧,平流层臭氧是人类地球的保护伞,能够有效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光线;而目前我们所说的臭氧污染指的是地表低空臭氧,为二次转化污染物,其转化来自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与氮氧化物(NOx),二者在紫外光照射的条件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因此臭氧浓度较高或超标时段,常集中在夏天,特别是午后到傍晚时间段内。近地面高浓度的臭氧会刺激和损害眼睛、呼吸系统等黏膜组织,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作用,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就是典型的臭氧污染。

由于臭氧污染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和高温,那么我们控制臭氧污染,也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具体治理措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强化源头替代也就是着重加快实施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用更加环保的原材料去代替污染物含量高的原材料我们聊城采取的做法,是对生产和使用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物料的企业,督促其制定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计划,从源头减少VOCs污染物的排放。二是实施末端治理说白话就是让涉VOCs企业安装使用处理效率高的污染治理设备。我们聊城一共有1556家涉VOCs的工业企业,前期已经全部安装了污染治理设施,但还有进步的空间,也就是去使用更加高效的治理设备。今年,市生态环境局就针对VOCs开展了简易低效治理设施的清理整顿工作,督促企业增设适宜高效的治理设施,提升综合治理效率,最大限度的削减VOCs污染物的排放。三是加强宣传管理通过加大低(无)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政策宣传力度,引导企业优先使用低(无)挥发性原辅材料,并进一步提高物料使用率。政府部门的话,也可以组织执法、监测和专家组成帮扶团队,对重点企业开展现场帮扶,指导企业制定可操作、可量化和可评估的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方案和措施。

另一方面,就是在高温时段尽量减少VOCs排放,在这一方面我们聊城也采取了许多措施,特别是在夏秋季高温时期开展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生产、施工作业、加油三个环节开展“三个错时”,具体就是涉VOCs企业在高温季节错时生产、建成区户外工程涉VOCs排放工序避开高温时段进行错时作业、加油站通过在夜间加大优惠的方式引导群众错开高温时段进行加油,据我了解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大众网记者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供暖马上就要开始,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关心的一问题,就是这个冬天如果再出现雾霾这样的重污染天气,市生态环境局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应对?

王蕾

好的,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聊城市属于京津冀传输通道城市,京津冀秋冬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在秋冬季更易遇到不利气象条件。不利气象条件触发重污染,而重污染会使气象条件更为不利。

首先,包括聊城在内的京津冀地区处于太行山和燕山的半封闭地形中,具有天然“背风坡”及“暖盖”结构特征,更易造成污染物累积,形成重污染,正是如此,造成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容量相对较小,秋冬季环境容量更小的特质。

与此同时,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高度聚集、能源以煤炭为主、货运以公路为主,使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处于高位,单位国土面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污染物排放量超出区域环境容量,是造成重污染发生的根本原因。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物排放不止强度大,污染物种类也丰富,这些污染物直接或间接加剧PM2.5污染程度。

另外,由于大气具有流动性。大气中的污染物会在风的作用下随气团一起传输,在传输过程中还会裹挟局地污染物,使污染气团越聚越浓,区域传输作用导致大面积的区域性重污染。

我们采取的措施就是坚持区域联防联控,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扩大联防联控区域,加强以NOx和VOCs为主的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持续调整能源、产业、交通等结构,不断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开展工业污染源深度治理,通过“车、油、路、企、管”统筹治理柴油车污染,多手段提升污染源监控能力等措施,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提升百姓蓝天幸福感。

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重污染天气预警由低到高分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三级。当发布黄色预警时,将采取三级响应措施,一般包括:增加道路清扫保洁、停止建筑工地的室外喷涂粉刷、护坡喷浆、建筑拆除、切割等。发布橙色预警时,采取二级响应措施,在三级响应的措施的基础上增加排污企业停产、限产等措施,并对低排放标准汽车和建筑垃圾、渣土、砂石运输车辆实施禁行政策。当发布红色预警时,意味着空气严重污染。将会启动一级响应措施,会在橙色预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停产、限产企业数量,并有可能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等政策。同时建议中小学、幼儿园采取弹性教学或停课等防护措施。

我市高度重视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重污染天数逐年减少,2021年有9天的重污染天,比2015年减少37天。特别是发生重污染天气时,针对工业企业采取分级管控的措施,进一步加强精准管控,根据企业评级结果,在不同的预警阶段采取分级管控措施,在保护环境空气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重污染天气应急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影响,坚决杜绝“一刀切”。今年完成企业绩效分级现场核查工作,分级结果待省生态环境厅反馈后一并确定。初步统计,共纳入应急减排清单企业5440家,包括重点行业企业2161家,非重点行业企业3409家。其中,A级企业8家,拟新增6家;原B级企业9家,拟新增5家;原非最低C级113家,拟新增61家。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气象条件,加强分析研判,一旦预测有重污染天气过程发生,会提早向全社会发布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同时在这里也感谢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恳请大家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这项工作,力争早日达到2025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的目标。

李晓娟

好,记者提问到此为止。感谢领导们的介绍以及记者朋友的提问。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