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 智能问答 | 繁體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2023中国大运河(临清)非遗美食文化季” 新闻发布会情况

  • 【时间】

    2023-09-26
  • 【嘉宾】

    聊城市副市长、临清市委书记刘培国同志,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江涛同志、临清市副市长李明艳同志、临清宛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小华同志
  • 【主题】

    本场是“2023中国大运河(临清)非遗美食文化季”主题新闻发布会。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聊城市副市长、临清市委书记刘培国同志,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江涛同志、临清市副市长李明艳同志、临清宛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小华同志,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现场图片

文字实录

王亚男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是“2023中国大运河(临清)非遗美食文化季”主题新闻发布会。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聊城市副市长、临清市委书记刘培国同志,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江涛同志、临清市副市长李明艳同志、临清宛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小华同志,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包括9家省驻聊及市属新闻媒体。

首先,有请刘培国市长介绍有关情况。

刘培国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在这里同大家见面。

长期以来,各位媒体记者用心讲述临清故事,用情展示临清形象,做了大量宣传推介工作,为临清文旅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共临清市委、临清市人民政府和83万临清人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临清作为中国运河名城·千年古县、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武训兴学所在地、山东快书诞生地,是著名的中国京剧艺术之乡、武术之乡、轴承之乡和酱菜之乡。近年来,临清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抢抓黄河、大运河“两河”国家战略叠加的政策机遇,立足独特资源禀赋和战略地位,加快建设一批文旅项目、创建一批旅游景区、提升一批文旅要素、组织一批文旅活动,促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将临清打造成为“文商新都会、京津后花园”,让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一、厚植文化底蕴,彰显城市“软实力”

临清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早在隋唐时期,临清就是大运河上的重要城镇;元朝开通由安山至临清的会通河,临清成为汶、卫两条河流交汇的重要节点;明清之际,临清得益于大运河漕运发达,经济社会繁荣达500余年,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和闻名全国的商业都会,被誉为“富庶甲齐郡”,积淀了深厚的临清运河文化,留下了大量的人文古迹,明代文学家谢榛、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等,都是临清杰出的代表人物。

临清现存不可移动文物181处,拥有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其中,运河钞关、鳌头矶、舍利宝塔、京杭大运河临清段等12处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贡砖烧制技艺、临清肘捶、临清驾鼓等3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通河临清段、运河钞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洲、桃园历史文化街区获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拥有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2个,“山东手造·优选100”项目2个。

临清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城市,保存着最原真的元代运河河段、全国唯一存留的运河钞关以及原始风貌的中洲古城,在全国运河文化遗产中都极具代表性。大运河临清段遗产基本上集中在“一区一带”,“一区”是指中洲古城区,分布着众多的传统手工业,如竹器、同兴斋布鞋等作坊;还有众多的美味小吃,如托板豆腐、烧麦、锅饼、薄荷糖等美食,独具地方特色;“一带”是指会通河临清段,沿岸留存了大量的不可移动文物,如桥闸、码头、钞关等遗址,充分展现了运河文化的繁荣。

二、锚定文旅兴市,下好统筹“一盘棋”

临清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聊城市委工作要求,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原则,将“文旅兴市”纳入“4+1”五项重点工作,列为全市十大攻坚行动之一,实行“专班+公司”的工作模式,组建文旅专家智库,建立文旅重点项目库,不断推动我市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项目引领。加大谋划力度,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主线,计划总投资37亿元,谋划推进黄河文化、运河古城、特色文化、乡村振兴4大主题、33个文旅项目;游客接待中心、运河钞关片区等4个项目被纳入全省文化体验廊道重点项目;今年4月份,临清在聊城市重点文旅项目观摩中荣获第一名。培育“文旅+”业态,发展工业游,盘活老国棉厂等闲置资源,建设文创产业园;发展乡村游,培育18个景区化村庄,魏湾镇李圈村成功创建为3A级旅游景区;发展康养游,建设桑黄康养文化产业园。实施“+文旅”模式,将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交通水利与文旅深度融合,在街头公园、美丽村庄、农村公路、运河堤岸建设中,充分体现运河元素,让临清“无处不文化、无处不精致”。

发展全域旅游。坚持规划引领,一方面,积极搭建“一心两带六区”全域旅游架构:“一心”,即以元明运河三面环绕的中洲古城为核心,构建临清全域旅游休闲城。“两带”,一是运河文化带,以大运河沿线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创建大运河文化保护利用示范区;二是黄河故道文化带,将黄河故道文化挖掘利用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整体策划打造黄河故道文化、生态休闲观光带,利用沿线资源搞好乡村旅游。“六区”,即将不同特色的文旅资源进行有机串联,打造工业文化展示区、乡村田园休闲区、文旅产业集聚区、农业科技体验区、国学家园研学区、乡村文化振兴区等6个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主题展示区。另一方面,策划打造“沿着运河游临清、跟着非遗游临清、寻着美食游临清、随着四季游临清”等4个主题、11条精品旅游线路,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到临清“游运河、逛古城、品美食、听京剧”。加快“临清记忆”文旅资源信息库建设,设计电子美食地图,设置旅游线路交通导览标示牌29处、电子语音讲解12处、京剧元素景观牌56套,有力提升了临清的文化形象和城市品位。

塑强文旅品牌。丰富文旅活动,成功举办了大运河(临清)文旅融合高峰论坛,积极开展文旅惠民消费季、黄河大集、“我家门前有条河”二十四节气、消夏文化艺术节、海棠园赏花节等文旅活动,持续推进“艺梦”培训、公益电影放映等惠民活动,多样化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创新文旅载体,紧盯“文化、民俗、美食、惠民”等四大元素,拓展特色民宿、文旅商品、重点旅游景区消费热点,运用VR技术提升钞关游览体验,开展胡同游、非遗嘉年华等活动200余次,推出临清贡砖、小茶益杯等文创产品31种,着力丰富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强化宣传推介依托宛园和运河风情园2个景区,开发“行进式夜游+沉浸式演艺”,丰富景区业态。开展全国京剧票友交流展演,推进“京剧传承在行动”系列活动,加强京剧协会等社会组织建设,发展壮大戏迷票友队伍,不断擦亮“中国京剧艺术之乡”品牌。今年上半年,吸引游客14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62亿元。

三、凝聚工作合力,打响双节“新IP”

中秋国庆假期将至,周边民众文化休闲、旅游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将迎来大众出游高峰期,临清市委、市政府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品质化的旅游需求,计划于9月28日—10月5日在临清市运河风情园(东宛园景区)举办2023中国大运河(临清)非遗美食文化季活动,活动主题为“天下运河 非凡临清”,由省文化和旅游厅、聊城市人民政府主办,聊城市文旅局、临清市委、市政府承办,省精品旅游促进会大运河专委会、聊城市文化和旅游行业党委、聊城市精品旅游促进会协办,本次活动拟邀请国家、省、聊城市和运河沿线11个城市相关领导及非遗展演展示团队参加。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9月28日上午举办东宛园开园仪式,举行大运河非遗展览展示、美食体验、游览东宛园景区等活动。

二是9月28日晚上举办中国大运河非遗美食文化季开幕式,推介临清城市旅游宣传口号,邀请知名演员孙涛、方清平、火风,山东快书名家蓝海、王超、项辉以及京剧名家韩胜存、李雪柔和陈佳琦等嘉宾进行开幕演出,举行非遗美食展演展示、东宛园烟花灯光秀。

三是“双节”期间每天进行展演展示,设计了《运河号子》《天下运河·鼓乐幻城》等园区沉浸式演出,邀请京东大鼓、淮海戏、山东快书等传统戏剧名班现场演出。同时,开展运河沿线曲艺、杂技、民谣、摇滚等多项专场演出。

截至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借此机会,我们诚挚地邀请全国各地朋友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来临清走一走、看一看,一起追忆运河的繁华盛景,一起寻味古城的沧桑厚重,一起邂逅璀璨的文化盛宴,一起享用独特的运河美食。

王亚男

感谢刘市长的介绍。

现在开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请记者朋友们举手提问。

大众网

我们了解到,本次非遗美食文化季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请问与以往相比,本次非遗美食文化季有哪些亮点?

周江涛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聊城非遗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2项、省级65项、市级261项。近年来,我们秉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的理念,加大扶持力度,健全非遗保护和投入机制,完善非遗活化和展示体系,全市非遗保护开发和利用成效显著。

省文旅厅同意本次大运河(临清)非遗美食文化季活动在临清举办,充分体现了对临清在非遗保护方面,特别是非遗美食文化保护传承方面所给予的肯定和认可。临清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11项、市级以上38项。临清又是“运河名城”,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各地各类美食在这里交汇融通,形成了什香面、锤鸡面、八大碗、烧麦、托板豆腐等特色鲜明、色味俱佳的百余种美食小吃,引得无数吃客流连忘返。

本次临清非遗美食文化季活动由省文旅厅、聊城市人民政府主办,在风景如画的临清东宛园设置主会场,邀请运河沿线通州、天津、沧州、德州、泰安、枣庄、济宁、扬州、淮安、杭州、聊城等11个城市美食和非遗项目参加。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将举办盛大的美食文化季开幕式、夜场演出、摇滚音乐会、非遗项目演出、运河美食品鉴等活动。推出京东大鼓、淮海戏、山东快书等70余项各地各级非遗技艺展演展示,《运河号子》《娇影拂月》等景区沉浸式演出和美轮美奂的夜间灯光秀,届时火风、孙涛、方清平等明星将亲临助力,也有李雪柔、陈佳琦等京剧名家的倾力演出,通过8天国潮与国风、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美食之间的碰撞融合,全方位展示大运河非遗项目、美食蕴含的人文之美、生活之美、艺术之美、传承之美。为了方便游客和市民的出行,9月27日—10月6日,将开通聊城—临清惠民巴士“临清非遗美食文化季”专线,每天发车2个班次,28日开园当天4辆惠民巴士将发至临清,每天早八点半在运河博物馆发车。

借此机会,我们诚邀广大市民游客走进临清,一起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共同为非遗技艺保护传承、非遗美食文化弘扬和文旅事业深度融合发展贡献力量,让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市新闻传媒中心

为保障中国大运河非遗美食文化季活动的顺利举办,为游客带来良好的游览体验,请问在服务保障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李明艳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这次活动是全面展示聊城市、临清市运河文化资源和城市形象风貌的一次盛会,聊城、临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临清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32个市直部门、镇街和企事业单位组成的非遗美食文化季组委会;建立了综合协调、后勤保障、文艺演出及文旅业态展示、特色美食展示及食品卫生保障、宣传报道及舆情处置、安全保障及应急处置、环境保障、志愿服务、交通保障、观摩服务等10个专项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全力保证活动顺利实施。

一是开展环境提升,彰显城市风貌。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重点对景区周边路域环境和水域环境进行规范治理,对城区内部道路和景区周边道路进行整体提升,做到了环境卫生无死角。在红旗渠路设置仿古路灯86个,以临清特色文化要素为内容,完善灯箱、导识等配套设施,指导东宛园景区新增各式花灯近万盏,对停车场、游客中心、洗手间、导览导视系统进行功能提升,夯实服务基础。

二是改善交通出行,实现近悦远来。紧急打通红旗渠路西首断头路,增加105路公交车运行班次,运营时间从上午6:50至晚上18:00,每20分钟一班。开通东宛园夜间观光旅游公交专线,运营时间从晚上18:00至晚上22:00,每半小时一班;聊城市协调开通到临清的旅游巴士专线,安排旅行社在景区宣传推介,做好游客分流,让来临游客也能领略到其他县市景区风采。同时,开展景区停车位摸排,新开放4处停车场,做好交通预警和车辆分流,在景区附近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区,保障游客停车便利。

三是坚持部门联动,优化游客体验。商务、执法部门加强对全市餐饮酒店企业的管理,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不得乱涨价格,真正做到“提质不提价”;合理规划景区周边商贩摆摊位置,加强食品安全检查,确保食品安全。建立全市志愿者队伍,为广大游客舒心出行提供志愿服务;整合文旅、公安、交警、执法、消防、新华路街道等部门单位,做好安全预警及应急预案,开展现场拉练,扛实责任,并与景区形成联动合力,全力做好活动安全应急等保障工作。

四是注重宣传推介,践行文明新风。针对景区客流量大、网络信号差的问题,专门架设信号塔和微基站,确保游客手机信号连得上、网络速度跟得上、直播流量蹭蹭上。同时,在全市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统一制作“两河明珠·乐享临清”“人人争当城市形象大使”等宣传标语,引导各部门单位和市民树牢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向游客推荐线路特色、体验项目、本地美食、特色商品,为游客在临清“吃住行游购娱”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

在这里,诚邀各位领导和广大游客来临清游运河、逛园林、赏非遗、品美食,我们必将以近悦远来的意识、无微不至的服务、真诚好客的热情,迎接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也祝广大市民和游客,度过一个安心、舒心、开心,“不虚此行”的中秋国庆假期。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市新闻传媒中心

9月28日是东宛园开园的大日子,景区又是本次中国大运河非遗美食文化季的举办地。在这个国庆假期,这两个活动可谓是我们临清的节庆盛事的双响炮,请问我们东宛园都做了哪些准备呢?

于小华

针对本次活动,东宛园景区高度重视、全员行动,经过多天努力,对景区进行了全方面的提升。

首先,游客服务方面景区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对景区停车场、游客中心、洗手间、现场保洁、导览导视系统进行了功能提升。对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进行服务礼仪培训,还组织了志愿服务站。全方位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尽全力保障游客游览、游玩体验度。

第二,安全保障方面

景区加强了制度和流程管理,合理调控景区流量,规范责任落实。特别是东宛园水域、桥梁狭窄路段、在建项目等重点区域,增加了救援设施、设立了警示牌、安装了语音提醒、围栏隔离,增派了现场人员疏导和现场急救等。分工协作,责任到人,确保景区和游客安全。

同时,景区加大对食品原材料采购、加工储存、上灶成菜等各环节的检查,按照规定流程做好落实,确保菜品品质,让游客吃的放心,吃的满意。

第三,酒店住宿方面

在三和宾舍和迎宾楼提供高质量住宿服务的基础上,东宛园景区在国庆期间增设了水街客栈,内部设施标准高,环境优美,为我市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打造提供更多的住宿便利。

第四,游客体验方面

景区尤为重视园内业态和活动体验,在活动期间,东宛园新增了近万盏各式各样的花灯,流光溢彩,美轮美奂。为游客打造了一场超感官的视觉盛宴。同时,景区还有多场演艺活动,将运河沿线的美食文化与实景演艺、非遗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为期多天的演艺秀、电音节、名家戏台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让广大游客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全满意的国庆假期,为我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最后,我谨代表东宛园,恭祝广大市民和游客朋友双节快乐,并在景区准备好文旅大餐,恭迎八方宾朋!

大众网

中秋、国庆假期马上就要到了,请问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假期文旅活动和文旅产品供给作了哪些安排?

周江涛

好的。今年恰逢中秋与国庆两个假期重叠,秋高气爽,风光旖旎,八天长假是人民群众探亲访友、出门旅游的重要假期,是旅游需求旺盛的季节,“中秋国庆”将迎来一个大众出游高峰期。全市文旅系统为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品质化的旅游需求,着力在丰富旅游产品服务供给上下功夫,努力为大家营造安心、舒心、开心、暖心的节日氛围。

组织系列重大文化节活动。包括正在发布的将于9月28日开幕的2023中国大运河(临清)非遗美食文化季,已于8月19日开始、持续到10月20日的中国·高唐书画文化艺术季,还有将于9月28日晚在水城明珠大剧院举办的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于10月13日—10月16日举办的中国江北水城·两河明珠(聊城)葫芦文化艺术节,还有水城飞扬音乐节、曹植文化节等系列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重大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文化大餐。

策划丰富多彩的夜游活动。水上古城、月季里小镇、万达小镇、宛园、雁塔等多处夜间消费集聚区,集合餐饮美食、特色酒吧、书房茶室、街头展演等各类业态,推出东昌湖、古城、九州洼月季公园、莘县农业嘉年华、中国兔文化产业园等各类丰富多彩的夜游产品。市民游客可以乘坐夜间公交巴士,相约在新时代广场、当街、米市街等商圈,走进斑马酒吧、栖游酒吧、木吉他等网红酒吧,着一袭汉服,享一杯咖啡,听一首民谣,品一杯美酒,感受假期的惬意和生活的多彩。

乡村休闲,推出十四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游客市民可以走进美丽乡村,赏秋景、品秋韵、享秋实,在创意集市、黄河大集、丰收节庆和艺术展演中,感受新时代和美乡村风貌。踏秋而行,推出一条康养线路、三条自驾旅游线路、四条研学线路、四条城市慢游(citywalk)线路、四条文化体验线路。中秋赏月,推出五处秋游赏月景点。

因时间关系,在此不一一列举。广大市民游客可以关注“文旅聊城”微信公众号,了解活动详情。各种活动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欢迎各位游客莅临。

提前预祝广大市民朋友们双节快乐,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山东广播电台

本次节庆活动过后,临清市文旅发展还有哪些计划?

刘培国

感谢媒体朋友对未来临清文旅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

本次节庆活动过后,我市将继续坚持“文旅兴市”战略不动摇,加快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旅游目的地。

一是把规划做精。结合大运河国家战略,优化提升我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方案,形成科学系统的战略蓝图和行动纲领。同时,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全域旅游、古城修建性详规、文物保护利用、重点文旅项目等规划方案,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二是把项目做好。统筹大运河、黄河故道、革命旧址等文旅资源,实施古城区基础设施提升、钞关片区环境改造整治、城区运河环境整治提升、临清文创产业园(老国棉厂)、贡砖文化产业园、京剧演艺综合体、运河风情园、精品民宿等一批精品文旅项目,促进文旅产业多元发展。

三是把景区做靓。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重点打造临清宛园“龙头”景区,在“游”上增强景区吸引力。加快提升钞关片区、舍利塔景区环境和旅游设施,活化利用贡砖、肘捶、驾鼓等非遗资源,持续丰富景区业态。精心策划打造“一日游”“两日游”等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完善旅游导览图、标识牌和电子讲解等基础服务设施,加强城市宣传推介,吸引更多游客来临清旅游消费。

四是把活动做大开展“黄河大集”、京剧文化艺术节等文旅活动,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打造戏剧美食文化节、松林烧烤节等品牌活动,积极构建“官媒”+“自媒”大宣传格局,扩大临清文旅品牌影响力。同时,树牢“大文旅”思维,强化部门联动,聘请专业团队进行策划实施和管理运营,设身处地站在游客角度,提供全链条、精细化的服务,用“真情实意”换来“游客满意”。

我就介绍这些情况,谢谢大家!

王亚男

好,记者提问到此为止。感谢领导们的介绍以及记者朋友的提问。刚才通过各位领导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各项活动有个充分的准备,恳请各位媒体朋友们多角度多层次宣传推介这次活动。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