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政府工作报告”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项目突破专场(三)
【时间】
2024-02-22【嘉宾】
市政协秘书长,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韩德振同志【主题】
本场是“读懂政府工作报告”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项目突破专场(三),很高兴邀请到市政协秘书长,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韩德振同志,介绍2023年交通运输工作有关情况。同时,邀请市交通运输局二级调研员田身泉同志、市交通运输局三级调研员朱子坤同志、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闵杰同志,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关注的问题。现场图片
文字实录
李晓娟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是“读懂政府工作报告”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项目突破专场(三),很高兴邀请到市政协秘书长,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韩德振同志,介绍2023年交通运输工作有关情况。同时,邀请市交通运输局二级调研员田身泉同志、市交通运输局三级调研员朱子坤同志、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闵杰同志,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关注的问题。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9家省驻聊及市属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
首先,有请韩德振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韩德振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前不久刚刚闭幕的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张百顺市长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项工作都与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息息相关。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23年工作时指出,我市城市能级迈上新台阶,5条高速同时开建,创历史之最;雄商高铁全线开工,聊城机场立项前期工作全部完成。特别是,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济郑高铁开通运营,聊城正式迈入了“高铁时代”,迎来了加快发展、借势发展的机遇期、腾飞期,开启了续写“天下不敢小聊城”的新篇章、新辉煌。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的开局之年,市交通运输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三提三敢”工作要求,高质量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作争先进位。
一、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
2023年,我市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31.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9.5%,实现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过百亿。
(一)高铁方面。2023年12月8日,济郑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聊城正式迈入“高铁时代”,为招商引资、经贸往来、文旅发展、社会交流开辟了广阔空间、创造了有利契机,聊城打造山东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西部“战略支点”优势日益凸显,“高铁时代”发展红利加速释放。雄商高铁全线开工,目前工程进入架梁阶段。
(二)高速公路方面。东阿至阳谷高速公路、德上高速临清连接线工程全面加快建设。济南至东阿高速公路、济南至临清高速公路、德州至高唐高速公路3个项目正式开工。我市实现5个高速公路项目同时建设的空前局面。
(三)普通国省道方面。市大外环项目全市上下高度关注,我们攻坚克难,克服资金短板,1050条线路迁改任务全部完成,抢抓项目下穿京九铁路立交桥工程施工窗口期机遇,完善跨南水北调干渠2座桥梁建设手续,破解了诸多控制性工程的制约瓶颈,实现了全线贯通。13个修复养护项目计172公里顺利完成;S325鲁西化工段改线项目启动报省交通运输厅行业评审等相关工作;中环高架路正在积极研究探讨建设及投资模式。
(四)跨河桥梁方面。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主桥合龙,力争2024年上半年建成通车;G105京澳线东阿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正加快推进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文物、社稳等前置专项报告编制工作,初步设计工作压茬推进;S248卫运河大桥工程实施方案初稿已完成,正在积极与潜在投资人对接洽谈。
(五)“四好农村路”方面。2023年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完成528公里,占计划的105.6%。扩面提标旅游公路,围绕提升游客舒适度、满意度,加快建设“黄河入海”“鲁风运河”主题廊道旅游公路。临清市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阳谷县荣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
二、争先创优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开路先锋”使命任务,聚焦聚力改革攻坚,坚持守正创新,各项工作“走在前、开新局”。
2023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召开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动员大会,省交通运输厅主要领导同志亲临现场并讲话;在冠县举办了首届全国交通工程设施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高唐县举办了黄河流域“三省三市”交通运输区域执法协作启动仪式。创新开通了免费“夜享公交”专线,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并得到市委书记李长萍同志肯定。争取省级以上试点14个,高唐执法经验入选省司法厅全省规范执法视频素材库,“服务型”执法窗口专题材料被省交通运输厅选定为全省改革创新案例,得到省领导肯定。我市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并首创了“环铁公路”样板示范方案,该方案被省环治办确定为样板示范工程。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全国绿色物流示范案例交流会等7次省级以上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即时表扬全市名列前茅,全市改革攻坚擂台赛荣获优秀奖。
2024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目标和重点任务,深入落实市委“6293”工作思路,持续对标“三提三敢”要求,按照“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坚持干字当头,全力以赴抓项目落地,继续打好基础设施攻坚战,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努力书写现代化强市建设的交通新篇章。
谢谢大家!
李晓娟
感谢韩局长的介绍。
现在开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请记者朋友们举手提问。
大众网记者
城市公交是服务民生的重要出行方式,请介绍一下2023年我市城市公交发展有何亮点?
闵杰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对我市公交事业的关心!城市公交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2023年,市交通运输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立足于广大市民出行需求,扎实推动我市城市公交事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
一、高质量完成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
一是优化调整主城区公交线路。在深入调研,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配置,优化调整了K4、K11、K351、K235、S7路、K23、K249等7条常规公交线路,新开辟G1-G6等6条高铁专线,更多程度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二是严格执行2023-2024年供暖季期间我市主城区市民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辆政策,自2023年11月15日起至2024年3月15日止,覆盖主城区70条城市公交线路。三是服务保障市委、市政府组织的“龙舟比赛”“马拉松比赛”“聊城市第三届运动会”“新青年音乐节”“中华葫芦节”等重大活动,累计开通10条活动专线,投放车辆212台次,运送1.17万人次。
一、创新开通特色公交线路
一是开通“夜享水城”公交。2023年6月9日开通Y1、Y2路两条“夜享水城”公交线路,线路贯穿主城区大中院校、大型居住区、夜市街区、古城区、万达广场,由18:30运营至22:00。“夜享水城”公交,进一步激发我市夜间经济活力,在我们省内首创,典型做法得到省市级媒体专题报道。开通至今共运营9000个班次,惠乘约10万余人次,深受广大市民一致好评。
二是开通学生“假日公交”。主动对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以学生出行需求为导向,开通运行东昌学院“假日公交”线路,线路涵盖了市主城区的主要路段、景点、商业场所,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点对点”的出行服务,有效解决学生周末出行难、出行贵等问题。
三是开通婚车定制公交。聚焦健康文明、简约适度的婚俗市场,创新打造K520惠民婚车定制公交,结合用车人需求进行深度定制,车内精心布置,车身喜庆装点,线路自行规划,实现多人共乘。既降低了新人婚礼交通的成本,又引领了我市婚俗新风尚。
四是开通大站快行公交。以市民出行大数据为支撑,通过智慧公交系统对高峰期站点和客流进行精准判断,试点开通K6路大站快车,减少14个停靠站点,运营时间由单程55分钟缩短至35分钟,实现了主城区、主干道高峰时段的快速通勤,节省了市民出行时间,提升了市民公交快速出行体验,省电视台“闪电新闻”栏目等20家省市级媒体进行专题报道,打响了为我市城市公交品牌。
三、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活动
大力倡导市民优先选择绿色出行的交通方式,在全市营造文明交通、低碳环保的出行氛围。2023年9月8日,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公安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总工会、共青团聊城市委等5部门主办,市公交集团承办的“聊城市2023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火车站广场举行,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绿色出行、文明出行,共建“江北水城·两河明珠”美丽家园的倡议书。国家级媒体中国交通报以《聊城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启动》为题进行宣传报道。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山东省广播电视台记者
农村公路是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关乎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出行。请介绍一下2023年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
朱子坤
2023年,全市各级政府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立足服务乡村振兴,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推动农村公路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农村公路建设持续推进。2023年,我市共投入资金6亿多元,新改建农村公路528公里,实施路面状况改善工程1585公里,均超额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全市农村公路路网进一步优化,通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是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进一步加强。2023年,我市继续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设,全市共投入资金879万元,完成安保设施建设286公里。全市农村公路安全通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2023年11月24日,省委书记林武同志在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会议上,表扬了我市高新区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维护的好做法。
三是“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果。东昌府区、临清市先后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阳谷县荣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临清市在全省率先推出了农村公路“乐道临风”品牌,以品牌建设为载体做好了“农村公路+产业+旅游”发展融合,启动138.5公里的“四好农村路”大环线及4条以产业、旅游、美丽乡村、生态为支线的特色示范路建设,开辟了农村公路品牌化建设发展的新路径。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齐鲁晚报记者
张百顺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4年要打好基础设施攻坚战。请介绍一下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在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方面的部署安排情况。
田身泉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工作的关心和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赋予了“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的新定位,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交通运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的实际行动,也是推动聊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的重要举措。
2024年,我们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理念,立足当前实际和长远所需,超前谋划和建设一批基础性、支撑性重大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00亿元,确保实现连续4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过百亿。
(一)高铁方面。一是全面加快雄商高铁建设,我市境内101公里,计划完成投资20亿元。二是谋划推进聊城至泰安城际高铁(鲁中高铁)、聊邯长高铁2个项目,我市境内总里程96公里,概算投资134亿元。
(二)聊城机场方面。聊城民用机场项目将锚定开工建设任务目标,加压提速、持续攻坚、统筹谋划、扎实开展机场前期有关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三)高速方面。一是加快在建项目实施。今年,我市形成5条高速同时在建的空前局面。东阿至阳谷高速,计划完成投资25亿元,力争完成路面20%以上。德上高速公路临清高速连接线,计划完成投资5亿元,力争完成路面50%。济南至东阿高速,计划完成投资2.7亿元,路基、桥梁均完成30%。济南至临清高速,计划完成投资9.4亿元,路基完成38%、桥梁完成40%。德州至高唐高速,计划完成投资3亿元,路基完成70%、桥梁完成60%。二是加快推进东阿至梁山、临清至濮阳、高唐至台前、东阿至聊城等4个高速项目前期工作。三是谋划推进济聊高速扩建、青银高速扩建、青兰高速河店互通立交改造及连接线项目、济聊高速堂邑互通、德上高速侯营互通等新建项目前期工作。
(四)跨河桥梁方面。一是加快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建设,计划完成投资2.1亿元,力争今年6月底建成通车。二是推进G105京澳线东阿黄河大桥、S248临观线漳卫河大桥前期工作。
(五)普通国省道方面。一是完成大外环建设扫尾及提升工程。二是新开工修复养护项目10项200余公里,计划完成投资5亿元。三是进一步推进中环高架项目前期工作。四是积极推进G341及S325东阿绕城段、S325东阿至聊城段、G309堂邑至鲁冀界段、G240侯营至沙镇段、S247莘县至鲁冀界等项目前期工作。五是谋划推进G240德聊界至东昌府区段、S242阳谷郭屯至寿张段、S246李海务至位山段等项目前期工作。
(六)铁路及专用线方面。一是加快推进5条铁路及专用线工程进度,力争早日开工建设。京九铁路聊城北站上行线外包工程,计划完成投资3.4亿元,力争桥梁、轨道铺设均完成50%。信发集团物流基地专用铁路改扩建工程,计划投资4亿元。新建聊城冠州国际陆港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计划投资5亿元。今年力争开工鲁西化工集团铁路专用线及聊城国际物流内陆港铁路专用线。二是谋划推进聊城信源煤炭储配物流基地、山东港口(高唐)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阳谷祥光铜业专用铁路改造工程、阳谷内陆港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前期工作。
(七)“四好农村路”方面。新改建农村公路500公里,计划完成投资4.5亿元。同时,加快建设“黄河入海”“鲁风运河”主题廊道旅游公路,目前,已上报省厅2024年旅游公路建设需求新改建116公里、旅游服务功能提升工程104公里。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李晓娟
好,记者提问到此为止。感谢韩局长的介绍和各位发布领导的回答,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诚挚的邀请各媒体持续关注我市交通运输工作情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