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 智能问答 | 繁體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解读《关于加强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 【时间】

    2024-06-12
  • 【嘉宾】

    聊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刚
  • 【主题】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政策例行吹风会。近年来,聊城市强化科技政策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的对接,着力构建上下联动、协同推进、高效运转的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机制。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为便于企业理解、申领政策,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聊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刚同志,解读《关于加强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内容。同时,邀请聊城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和学勇同志;聊城市财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市金融稳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郭振光同志;中国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赵向东同志,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关注的问题。

现场图片

文字实录

姜灿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政策例行吹风会。

近年来,聊城市强化科技政策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的对接,着力构建上下联动、协同推进、高效运转的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机制。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为便于企业理解、申领政策,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聊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刚同志,解读《关于加强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内容。同时,邀请聊城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和学勇同志;聊城市财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市金融稳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郭振光同志;中国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赵向东同志,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关注的问题。

参加今天政策例行吹风会的有9家省驻聊及市属新闻媒体记者朋友。

首先有请王市长介绍《若干措施》主要内容。

王刚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广大媒体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近期,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五个方面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建立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调动各方积极性,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多元化科技投入。下面,我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出台背景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既体现出中央层面对科技的高度重视,也赋予了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新兴技术的研发,还是科技成果的转化,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都需要金融作为强有力支撑。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整合银行、基金、风投、融担等机构资源,打造与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科创金融服务的开发合作良好生态,打出了更大力度、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组合拳”,极大地提振了全省科技创新主体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近年来,聊城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围绕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有力地激发了全市的创新动能。特别是针对科技型企业对于金融“活水”的现实所需,通过财政、科技、金融三方协同,建立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

二、主要内容

《若干措施》共五部分,分15条,构建了由科技信贷、担保保险、创业投资、上市培育和保障机制等内容的全方位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重点提出了加大科技融资担保和科技保险保障作用,鼓励创投机构落地聊城,优化完善科技信贷产品,建立科技型企业“白名单”等措施。

(一)丰富科技金融支持模式。提出加大科技信贷支持力度,探索差异化风险补偿机制,激励银行加大早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信贷支持。鼓励开展科技融资担保,引导我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成员为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提供担保。发挥科技保险保障作用,鼓励我市保险机构积极推动省“鲁科保”系列专属科技保险产品,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领域护航科技型企业。

(二)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提出鼓励创投机构落地投资,鼓励市域外资本在我市设立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创业投资机构,引导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科技”。发挥政府基金引领作用,用好用活市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强化科创企业上市培育,深入实施科创企业上市培育计划,通过财政资金补助方式,推动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

(三)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提出优化完善科技信贷产品,支持银行机构改革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优化金融服务产品,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引导科技金融机构建设,鼓励引导我市银行保险机构健全和完善科技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政银担投”合作模式,探索推动财政资金、银行贷款、融资担保、产业投资一体化配置。

(四)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提出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白名单”,提供高效金融服务。常态化推动政银企对接,加大科技金融政策宣传、举办各类金融对接活动,营造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提升数字金融的服务水平,运用大数据给科技型企业增信评估,为金融机构提供参考依据。

(五)健全政策服务保障机制。提出建立金融政策联动机制,统筹推进全市科技、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工作。培养科技金融专业团队,探索建立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双向挂职”交流机制,强化科技金融综合性人才培养与使用。做好风险防控容错免责,激发金融从业人员积极性。

《若干措施》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强化政策供给,立足全市科技、经济发展大局,以推进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为重点,创新金融政策支持措施,突出部门与金融机构协同发力,形成政策联动、产品互补,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及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强力助推作用,为科技创新注入更多的金融活水。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姜灿

现在开始提问。请记者朋友们在提问前首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请举手示意。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目前我市科技金融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如何助力科技型企业融资?

和学勇

近年来,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探索开展科技金融服务,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落实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政策。截至目前,全市33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392笔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贷款备案金额15.6亿元,通过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分散银行信贷风险。2021年以来,落实6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资金597.35万元,有效的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速了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促进了全市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积极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每年组织召开全市科技金融会议,宣传科技金融政策,组织银行机构推介支持科技型企业的信贷产品。指导我市有融资需求的科技型企业参加省“鲁科融”科创融资路演活动,将我市的科技型企业推介给投融资机构。同时,指导有融资需求的科技型企业积极申报省科技股权投资项目,今年我市3个项目通过省科技厅技术评审,为历年最多,目前正在开展尽职调查和投资谈判。

三是引导企业融入科技金融生态体系。为更好的服务科技型企业融资,省科技厅推动建设了“山东省科融信综合服务平台”,平台上线后,市科技局梳理全市有融资需求的科技型企业情况,组织召开培训会议,加大平台政策宣传,指导企业纳入平台管理。截至目前,推动近百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报了融资项目,36个项目通过平台产业认定,获得了增信评估,部分企业正在开展融资对接。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践行市委“6293”工作思路,以“聚力攻坚突破年”活动为抓手,积极推动《若干措施》政策的落实,助力科技型企业融资,推动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努力实现资本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一是建立科技型企业“白名单”。梳理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科技型企业清单,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摸排,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白名单”,向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推荐列入“白名单”的科技型企业,协调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和银行机构对“白名单”企业增加有效信贷供给,提供高效金融服务。

二是常态化推动政银企对接。不定期组织科技金融政策宣传和交流研讨活动,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科技金融创新机制、模式和产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工作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关注度、认知度,营造良好氛围。积极组织科技型企业参加各类融资活动,推动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高效、高频对接。

三是提升数字金融服务水平。鼓励金融机构应用好“聊城市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完善支持科技型企业的信贷产品,提升办贷效率。发挥好“山东省科融信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做好企业风采展示、融资项目填报培训辅导,通过“产业认定+科技增信”模式,推动更多科技型企业获得产业认定和增信评估,引导金融投资机构给予科技型企业信用融资支持。

同时探索建立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双向挂职”交流机制,吸引高端金融人才到我市挂职指导;遴选培养打造一批懂科技、熟政策的“金融辅导员”队伍,开展政策宣讲、金融培训、信息咨询等,为科技型企业融资政策解惑答疑。市委科技委员会将建立各部门和金融机构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统筹推进政策落实。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若干措施》出台了一系列财金协同服务企业创新的政策,请问有哪些具体措施?

郭振光

这位记者朋友您好,首先感谢您对财政金融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若干措施》聚焦“信贷、担保、保险、培育”等多个企业创新发展关键环节,提出了系列贯穿“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财政金融协同政策措施,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创新创业领域集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

采用的方式有风险补偿和贷款贴息两种。对备案的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按照不良本金的35%给予风险补偿;对早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研发类信用贷款本金损失,最高给予不良本金45%的风险补偿。对按时还本付息的企业,按照省财政贴息支持额度的50%给予补助。

(二)鼓励企业依托科技创新成果解决融资难题

支持方式是贷款贴息。对企业以专利权出质或专利权出质、固定资产抵押等组合担保方式获得并按期还清本息的贷款,按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0%给予贴息补助,同一企业一年内贴息额最高可达10万元。

(三)引导政策性担保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融资增信

支持方式是担保费补贴。鼓励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对实际收取企业担保费率不超过0.5%/年的“鲁科担”业务,最高给予担保金额0.2%的保费补贴。

(四)鼓励保险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

支持方式是保险费补贴。鼓励我市保险机构积极推动专属科技保险产品,为企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保驾护航。对购买“鲁科保”系列和首台(套)系列保险产品的企业,分别按照保险费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

(五)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

支持方式是分阶段分层次补助。鼓励科技型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挂牌融资,将按照募集资金规模或资本市场层级分阶段分层次给予补助。

以上是财金协同服务企业创新政策的介绍。财政部门将继续高度重视财金协同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积极筹措资金,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为政策落地落实做好保障。不断探索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科学谋划资金支持方向,将财政资金由直接投入型逐步向机制推动型转变,充分发挥财政金融联动倍增效应,推进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大众报业聊城融媒体中心记者

今年4月份,人民银行总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请问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赵向东

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六部委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对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再贷款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上述银行在我市共有14家分支机构。再贷款额度共5000亿元,其中,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贷款的额度1000亿元,用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贷款的额度4000亿元。再贷款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政策执行至额度用完为止。

再贷款支持领域范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方面,支持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贷款。由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托“创新积分制”,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筛选形成备选企业名单。二是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方面,支持重点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由国家发改委等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中央企业,筛选形成备选项目清单,重点支持工商业节能降碳、工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老旧农机具淘汰更新、交通运输、现代物流等五个领域。

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发放贷款后,逐级向人民银行申请专项再贷款,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的60%给予再贷款支持。

为切实落实好这项科技金融政策,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做好政策传导。及时向金融机构传达政策,要求各银行先行做好企业项目储备,发挥银行贴近基层、贴近市场的优势,加强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协同配合,做好企业项目的筛选推荐工作。二是强化跨部门协同推进。召开14家全国性银行政策解读会,分批次、分领域向银行陆续发布备选企业名单和项目清单,已发布首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4户。三是加强金融政策与产品宣传对接。编制《聊城市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政策与信贷产品汇编》,整理归集相关金融政策和信贷产品共100个,多渠道开展宣传,更多市场主体获得金融支持。

下一步,我分行将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对接名单内企业和项目,抓紧推进签约放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二是努力提升对接质效。对于备选清单内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原则上首先由意向银行进行对接和贷款发放;意向银行没有发放贷款的,我分行将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及时推送给其他银行。对于备选名单内的科技型企业,银行无需认定是否为首贷户,全面给予支持。三是充分运用专项再贷款。督促有关银行定期申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争取更多再贷款资金支持我市企业和项目高质量发展。

姜灿

好,提问环节到此为止。感谢王市长的介绍,感谢媒体朋友们的提问和各位发布领导的回答。希望各级新闻媒体做好对《若干措施》的解读,让社会公众更好地知晓、理解《若干措施》内容,推进政策落地落实。

今天的政策例行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