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攻坚看进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以来聊城市人社工作有关情况
【时间】
2024-08-07【嘉宾】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许国卫【主题】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新闻办“聚力攻坚看进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人社局专场。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许国卫同志,介绍2024年以来聊城市人社工作有关情况,同时,邀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科科长王琰同志,市人事考试中心副主任董瑞贺同志,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标准化科科长郭红梅同志,回答记者提问。现场图片
文字实录
李霖清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新闻办“聚力攻坚看进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人社局专场。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许国卫同志,介绍2024年以来聊城市人社工作有关情况,同时,邀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科科长王琰同志,市人事考试中心副主任董瑞贺同志,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标准化科科长郭红梅同志,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发布会的包括9家省驻聊及市属新闻媒体记者朋友。
首先,请许国卫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许国卫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社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人社工作的重要论述,紧扣“聚力攻坚突破年”工作部署,全力保障民生,全面服务发展,统筹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工作,人社领域各项事业实现了创新高质量发展。
一、就业局势稳中向好。坚持把稳就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截至6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38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59.5%。一是就业政策落实有力。充分释放政策促就业红利,精准落实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稳岗扩岗等政策“服务包”,推动政策应享尽享。召开全市稳定和扩大就业工作会议、全市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会议,高位推进稳定就业。二是重点群体帮扶有效。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支持,积极拓展政策性岗位资源,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就业见习岗位1949个,开发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岗位80个。聊城大学获批山东省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建设试点。实施公益性岗位“质效提升年”行动,强化就业援助精准服务,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466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91人,持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三是稳岗扩岗多措并举。截至6月底,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3.41亿元,惠及企业90家、2870人;为5106名参保职工发放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 942.45万元。四是创业活力持续释放。实施“创贷+产业”模式,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32亿元,惠及创业主体2752户。举办第七届聊城市创业大赛,并在全省创业大赛中斩获佳绩,1名导师荣获“山东省十大创业导师”称号。五是就业服务提质增效。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补贴性培训6968人次。累计举办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9场,提供岗位7.96万个。高质量承办了“沿黄九省区劳务协作联盟签约仪式暨山东省第20届春风行动推进活动”,我市被评为全省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地区。
二、社保水平稳步提升。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全面提升社保服务水平。一是开展精准扩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开展“社保高质量扩面专项行动”,截至6月底,全市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三项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90.8万人、72.1万人、52.4万人,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待遇76.66亿元。二是健全社保体系。贯彻落实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提前完成2024年度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调整工作,为21.58万名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并补发养老金1.48亿元。顺利完成社保费申报缴纳“统模式”改革,实施工伤保险按康复病种限额结算新模式,相关创新做法在全省社保工作会议上进行了推广。三是优化经办服务。扎实推进工伤保险待遇“免申即享”、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高效开展社保待遇领取“静默认证”,“企业退休一件事”集成服务网办率同比增加27.7%。加大社保卡签发应用,开展“社会保障卡 惠享山东行”活动,全市社保卡持卡量达570万余张,签发电子社保卡417万余张,常住人口覆盖率达到70%。
三、人才生态持续优化。在人才“引育留用服”等方面下足功夫,努力打造更富活力的人才集聚高地。一是人才引育不断加快。开展“高校人才直通车”“青聊有约”等引才活动28场,涉及人才需求9000余人。开展青年联络站建站回访暨校地人才合作交流,持续提升“青聊有约”品牌影响力。上半年引进博士后44名,认定各类人才529人,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7家,创历史新高。7月29日-31日,举办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专家齐鲁行·聊城暨2024年“院士专家聊城行”活动,50余名院士专家来聊开展对接服务,签约项目66个,解决技术问题100余项,擦亮了高端引才、柔性引才品牌。二是人才培养持续加强。新增高技能人才1.02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28.15%。深入实施“人才支撑制造业强市根基工程”,新增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备案企业81家,累计达到616家,位居全省前列。突出竞赛引领,我市选手获得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第一名,实现历史性突破。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市技师学院入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单位。三是人才服务更加精准。组织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16场,帮助基层解决技术难题30余项。新增省级专家服务基地1家,累计数量达到19家,位居全省第四。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行动,出台《聊城市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管理办法》,鼓励更多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同时,市人社局还围绕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开展了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深化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应用,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劳动争议处理效能,全市劳动关系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人社工作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作出一系列重大改革部署。下一步,全市人社系统将认真落实全会精神和省市安排部署,聚焦“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大任务,持续稳定和扩大就业、不断健全完善社保体系、努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聊城篇章积极贡献人社力量。
谢谢大家!
李霖清
现在开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请记者朋友们举手提问。
山东广播电台记者
据了解,今年我市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请问人社部门在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步有什么举措?
王琰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坚持提早入手、服务前移,积极搭建精准高效的供需对接平台,全力以赴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是强化政策宣传。线上及时发布《致聊城籍返乡大学生的一封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指南》《高校毕业生就业维权一本通》等就业服务政策;线下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讲等活动,主动把政策送进校园、送进企业、送到毕业生手中,帮助他们尽早实现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二是拓展岗位渠道。积极挖掘政策性岗位潜力,发布事业单位招聘计划3202个、“三支一扶”招募计划80个,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949个。三是搭建对接平台。开展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校园活动,组建“优质机构进校园服务团”,与三所驻聊高校结对签约,推进校企、校地紧密合作。今年以来,开展进校园活动14场,累计服务驻聊高校毕业生5000余人次。四是优化经办服务。利用高校毕业生就业系统平台,及时对接未就业毕业生数据信息,全面做好2024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下一步,全市人社部门将坚决扛牢稳就业责任,把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落实。进一步落实落细税费减免、见习补贴等扶持政策,实施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全年开发见习岗位5000个以上,组织见习2000人以上,支持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二是优化招聘服务。统筹线上线下,分层次、分类别、分领域举办“高校毕业生服务周”等专项招聘活动,满足高校毕业生求职需求。三是突出精准帮扶。实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对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开展集中帮扶,普遍提供“1131”服务,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四是开展特色活动。深入推进“青年兴聊”工程,开展“高校学子看家乡”“青聊有约·感知聊城”活动,组织青年学子走进重点企业、产业园区、创业街区,实地感受城市风貌和就业环境,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来聊留聊就业发展。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大众报业聊城融媒体中心记者
企业是技能人才的用工主体,也是技能人才的培育主体。请介绍一下我市在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董瑞贺
感谢这位记者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关注。
技能人才评价是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围绕制造业强市建设,聚焦全市制造业12条产业链60家链主企业,深入实施人才支撑制造业强市“根基工程”,大力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激发企业自主评价工作积极性。深入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失业保险支持技能提升补贴、落实“新八级工”制度等政策宣传,不断提升企业开展自主评价工作的积极性。全市新增自主评价备案企业81家,累计达到616家,其中,制造业12条产业链60家链主企业实现了应备尽备。截至目前,我市规上企业自主评价备案数量、备案企业自主评价工作开展率两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精准指导,增强企业自主评价实施能力。集中时间精力,对全市1903家制造业规上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摸底调研活动,准确把握全市以技能人员为主体的规上企业数量、技能人员持证情况、企业开展自主评价工作情况。印发《聊城市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指引》,充分发挥聊城市技能助企服务团作用,指导备案企业强化考评员、质量督导员队伍建设,结合企业实际开发技能人才评价题库,完善评价工作流程,提高人才评价质量。今年上半年,全市备案企业自主评价工作开展率达到60%以上。
三是创新机制,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打破企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天花板,支持鼓励产业链链主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健全技能岗位等级设置,试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新增加学徒工、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三个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并稳步扩大试点企业范围。截至目前,已为鲁西集团、中通客车、信发华宇、冠洲集团等21家企业、10个职业(工种)进行了特级技师评价备案。数量规模位居全省前列。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社会保险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企业健康发展。请介绍一下我市社保工作在提升经办服务、方便群众办事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
郭红梅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安全规范为准则,不断推动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提质增效。
一是提升经办效能,推行“一件事”打包办。推动落实“一件事一次办”要求,重点围绕企业开办、员工录用、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企业职工退休等“一件事”,开展跨部门事项集成服务,推进服务事项打包办,破解民生服务单一化、碎片化等堵点难点。特别是在“退休一件事”集成服务方面,联合市卫健委、市大数据局等6部门出台了《聊城市推进优化“退休一件事”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已整合人社领域13个单项业务流程,实现网上申报和线下一窗受理、一链办结功能。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办理企业职工退休8335人,其中通过“退休一件事”网上办理6274件,网办率持续提高。
二是立足群众需求,提升办事便利化水平。推进社保公共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全域通办”“就近办”。归集电子证照,通过政务信息比对实现主动服务,取消不必要的证明材料,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强化“社银合作”,实现社保与银行基层网点平台的系统对接,将群众办理较多的社保经办业务下沉至乡镇、村(社区)等银行网点和自助终端,实现基本查询、待遇资格认证、待遇申领等高频业务事项“就近办”和全天候办理,打造社保经办“便民服务圈”。
三是优化服务体验,开展经办数字化转型。推进社保待遇领取资格“静默认证”模式。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实现省内多地协同认证,及时更新比对认证信息,“静默认证”率维持在98%以上。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实施工伤保险待遇“免申即享”,由“主动申报”变为“政策找人”,通过信息系统内部数据流转,主动筛选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服务对象信息,将相关待遇直接发放至工伤职工社保卡账户,真正实现免申请、免填表、免提供材料的“零跑腿”服务,已惠及工伤职工1400余人。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李霖清
好,记者提问到此为止。感谢许局长的介绍和各位发布领导的回答,也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诚挚邀请各媒体持续关注人社事业发展,加大对人社惠民政策、亮点工作、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