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 智能问答 | 繁體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聊城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年)》政策例行吹风会

  • 【时间】

    2025-02-19
  • 【嘉宾】

    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月莲
  • 【主题】

    大健康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推动“健康聊城”建设的重要支撑。为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聊城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年)》。今天,我们邀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月莲同志,介绍《聊城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年)》有关内容,同时邀请市科技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任李东磊同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闻发言人、市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郝巧凤同志;市教育和体育局全民健身服务中心主任靳华同志;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张福勇同志,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关注的问题。

现场图片

文字实录

姜灿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政策例行吹风会。

大健康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推动“健康聊城”建设的重要支撑。为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聊城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年)》。今天,我们邀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月莲同志,介绍《聊城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年)》有关内容,同时邀请市科技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任李东磊同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闻发言人、市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郝巧凤同志;市教育和体育局全民健身服务中心主任靳华同志;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张福勇同志,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关注的问题。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9家省驻聊及市属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

首先请张月莲主任介绍有关情况。

张月莲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聊城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聊城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已于2024年12月31日印发实施,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规划》的有关情况。

一、出台背景

大健康产业,作为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正蓬勃发展。大健康产业链,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4条标志性产业链之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推进健康聊城建设的重要支撑,更是满足群众多元化健康需求的关键所在。

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相关精神,紧密结合聊城实际,我们制定了《聊城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年)》,目的是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大健康产业体系,推动全市大健康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六章,包括基础环境、发展前景、区域布局、重点领域、主要工程、政策保障等内容。

(一)关于发展目标。构建主导产业突出、集聚效应凸显、市场体系完备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力争2028年底前,建成1-2个国家级、省级大健康产业集聚区,25个以上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以及一批市级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8%,阿胶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100亿元,大健康产业增加值突破6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超5%。

(二)关于区域布局。立足各县(市、区)大健康产业发展基础、区位优势、资源要素配置以及发展定位,构建“三核引领、两带拓展、全域协同”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新格局。三核引领,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为三大核心引擎,通过全产业链发展、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文旅康养融合等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两带拓展,“两河”文旅健康养生带,利用黄河、大运河聊城段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打造集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发展区域;林下大健康区域发展带,以自然资源禀赋、生态区位为基础,发展林下中药材精深加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特色产业。全域协同,秉持差异化发展理念,“一县一策一品”,挖掘特色资源,培育特色产品,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全市“一盘棋”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重点领域。聚焦5个重点领域,着力培育大健康产业新优势。一是集群化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建设一流生物医药产业生态集群,延伸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做强链主企业,做精链条企业。二是高端化发展医疗器械产业,融入省会医疗器械发展集群,围绕研发、生产、流通、销售,构建医疗器械产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三是特色化发展保健食品产业,构建资源、技术、生产和市场要素协调发展的保健食品产业体系,培育一批健康食品、特医食品企业或企业集团及品牌,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四是多样化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扩大以“鲁十味”为代表的大宗药材品种规范化种植养殖规模,支持中药材品种申报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五是融合化发展“新业态”健康产业,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智慧精准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推动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探索“体育+医疗”“体育+康养”等新型业态,推动体育健身与医疗卫生、健康管理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四)关于主要工程。针对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实施“五大工程”。一是集群提升工程。开展“龙头培育”“雏鹰孵化”“入区入园”行动,链主企业带动,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引导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路线,支持跨区域联合,打造特色集聚区。二是人才引育工程。通过专项计划吸引急需高层次人才,借助院校及在职培训培育专业人才,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机构企业共享资源。三是科技创新助力工程。聚焦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搭建平台,“揭榜挂帅”,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学研合作。四是智慧健康赋能工程。完善健康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互通;优化全民健康智能管理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效率。五是营商环境优化工程。制定多领域惠企政策,简化审批流程,鼓励创新研发,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

三、特色亮点

一是战略赋能,借势腾飞。《规划》精准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国家战略,叠加省会经济圈一体化、鲁西崛起等省级战略机遇,加速政策红利向发展动能转化,助力产业在宏观战略布局中跨越式发展。  

二是前瞻布局,创新驱动。《规划》深度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为主攻方向,响应国家大型设备以旧换新政策,创新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平台,抢占大健康产业未来“新赛道”。  

三是精准施策,差异发展。《规划》制定前期,在全域进行了充分调研,摒弃“一刀切”模式,坚持“一县一品一策”,立足县域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实施错位发展,为各县(市、区)大健康产业量身打造发展路径。 

姜灿

现在开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请记者朋友们举手示意。

鲁网记者

此次规划提出要扶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请问科技局能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提供哪些支持和帮助?

       李东磊

感谢记者提问。

医药健康产业是技术要素、高端人才集聚的产业,也是全市科技工作重点关注和支持的重要领域。在落实大健康产业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市科技局将抓住以下几个着力点。

一是培育更多生物医药领域的优质企业。组织专家开展精准辅导,推动更多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努力形成大健康产业高成长企业集群。我市对首次认定为高企的中小企业在省财政给予10万元补助的基础上,再增加10万元奖励。

二是搭建更高层级、更高效能的大健康产业创新平台。支持大健康产业链链主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产业研究院等平台,集成“平台+人才+项目”资源。支持卫生领域企业建设研发平台,对入选的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支持。

三是更大力度扶持生物医药领域技术攻关。协助企事业单位实施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工程、自然科学基金等研发项目,着力攻克大健康产业技术“瓶颈”。设立市级重点研发计划政策引导类项目,每年在生物医药领域实施一批技术研发活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且达到一定条件的企业,按省级研发补助同等额度补贴支持。

四是打造更加优良的大健康产业科创生态。坚持借智借力,组织高校院所医药优势学科和专家团队开展合作。设立产学研合作引导资金,对企业联合高校开展的研发项目,按合同金额30%以内、最高100万元予以支持。强化柔性引才,支持企业聘任高校专家担任“科技副总”,建设“人才飞地”“院士工作站”等平台,集聚更多优质科技资源。

工作中,市科技局将持续聚焦大健康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加快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为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大众网记者

医药产业作为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基础,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全局。请问,工信局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推动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郝巧凤

医药产业关系国计民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我市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贯彻落实《聊城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年)》,推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项目建设,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发挥超长期国债、省级技改专项贷等政策撬动作用,引导企业实施一批个头较大的技改项目。坚持存量升级和增量加力并重,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原则,推动高新区量子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项目、华润生物产业园建设项目、高唐县健康生物科技园建设项目等快建设、早投产,逐步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二是抓企业培育,打造优质企业成长生态。坚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实施链主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链主企业做大做强,“一企一策”精准帮扶,鼓励“腰部”企业精耕细作,快速成长。加快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聚焦大健康产业链,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库,通过“全市中小企业挖潜强基系统”,对培育库企业精准画像,靶向提升补齐短板,有效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和动力,推动更多企业提档升级,争创省级专精特新、单项冠军或瞪羚企业。

三是抓科技创新,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一批市场需求潜力大、发展前景好、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和高品质仿制药,全力打造制造实力雄厚的新医药产业高地。重点推进阿胶、灵芝、桑黄等“聊城新三宝”优势产品全产业链建设,深入挖掘中医药价值,扩大品牌影响力。依托华鲁制药、昂德生物等企业,加强对现有品种新剂型的二次开发,推进化学药剂的升级换代。

四是抓智改数转,持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引领,提升关键技术与装备生产制造水平,扩大高端产品和优质产品供给,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调研征集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推动企业与服务商精准高效对接,引导服务商提供“小快轻准”产品和解决方案。依托阿华医疗器械等企业,推进医疗装备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融合发展,培育智慧医疗、移动医疗等新模式新业态。

齐鲁晚报记者

规划中提出要构建“医疗+健康养老”的健康产业新业态。请问聚焦满足失能老年群体的照护服务需求,市民政局下一步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张福勇

聚焦失能老年群体照护服务需求,将从居家、社区、机构三方面发力,完善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体系。一是发展居家照护服务。扎实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2025年年底前,全市为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建成家庭养老床位3000张,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9万人次。引导有需求的社会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大力培育专业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根据失能老年人需求,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送餐助餐、紧急呼叫和安全援助等服务。二是推进社区照护服务。积极推进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短期托养、康复护理、助餐配餐、辅具租赁等服务。发挥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便捷专业、优质普惠作用,通过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造提升,着力培育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养老服务机构,为社区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

三是优化机构照护服务。引导社会力量不断扩大面向失能老年人的专业照护服务供给,对符合条件的普惠性养老机构,根据收住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数量,结合机构等级评定结果给予差异化奖补。发展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2025年年底前,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75%。积极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推动智慧照料、智慧护理、智慧医疗等服务场景落地。

大众日报记者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健康的身体离不开保持正确适度的体育锻炼。请问,我市未来在体育锻炼与医疗健康融合方面有哪些计划?

靳华

一是聚焦体卫融合模式创新。鼓励企业探索“体育+医疗”“体育+康养”等新型业态,推动体育健身与医疗卫生、健康管理等领域深度融合。通过这种融合,将体育锻炼的健康促进作用与医疗健康的专业服务有机结合,为市民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二是医疗机构增设体育特色服务。在有条件的医院设立体育特色门诊,为市民提供运动健康咨询、运动损伤诊断与治疗等专业服务。整合体育和医疗资源,打造专业的体医融合服务机构,为市民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体医融合服务。三是培育领军企业与打造赛事品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产业链“链主”企业,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体医融合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赛事品牌,举办马拉松、龙舟、国际象棋、武术、骑行、垂钓等健身休闲活动,吸引市民参与体育锻炼,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四是促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借助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健身休闲活动的契机,推动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吸引外地游客来聊城参与体育活动、体验体育旅游项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体医融合的魅力。

姜灿

好,记者提问到此为止。感谢张主任的介绍,也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和各位发布领导的回答。在这里,我们也诚挚地邀请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注关心我市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有关情况,做好政策的宣讲和解读,让更多的市场主体知晓、了解、申领和享受利好政策,让更多的市民朋友享受大健康产业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助力政策落地见效。

今天的政策例行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