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聊城市春季“运河大集”启动仪式暨临清市第十五届中华海棠园生态花海艺术节 主题新闻发布会
【时间】
2025-03-27【嘉宾】
临清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东平【主题】
本场发布会是2025聊城市春季“运河大集”启动仪式暨临清市第十五届中华海棠园生态花海艺术节主题新闻发布会。“运河大集”是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文旅消费综合带动效应,助力惠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作为大运河畔的枢纽型城市,临清市承载着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在千年漕运历史中,孕育了诸如贡砖烧制技艺、京剧文化、运河美食等鲜明的地域文化标识。近年来,临清市以开展“运河大集”等文化惠民活动为契机,搭建起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海棠花期将至,春意不等人,作为春季“运河大集”的活动内容,今天我们来到中华海棠园,提前向大家介绍聊城市春季“运河大集”和临清市第十五届中华海棠园生态花海艺术节的有关情况。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临清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东平同志,介绍整体活动情况。同时我们邀请临清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明艳同志,聊城市委宣传部文化发展科科长付超同志,临清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维华同志,临清市魏湾镇党委书记魏薇同志,回答记者朋友关心关注的问题。现场图片
文字实录
李晓娟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是2025聊城市春季“运河大集”启动仪式暨临清市第十五届中华海棠园生态花海艺术节主题新闻发布会。“运河大集”是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文旅消费综合带动效应,助力惠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作为大运河畔的枢纽型城市,临清市承载着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在千年漕运历史中,孕育了诸如贡砖烧制技艺、京剧文化、运河美食等鲜明的地域文化标识。近年来,临清市以开展“运河大集”等文化惠民活动为契机,搭建起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海棠花期将至,春意不等人,作为春季“运河大集”的活动内容,今天我们来到中华海棠园,提前向大家介绍聊城市春季“运河大集”和临清市第十五届中华海棠园生态花海艺术节的有关情况。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临清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东平同志,介绍整体活动情况。同时我们邀请临清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明艳同志,聊城市委宣传部文化发展科科长付超同志,临清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维华同志,临清市魏湾镇党委书记魏薇同志,回答记者朋友关心关注的问题。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9家省驻聊及市属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
首先,请杜东平部长介绍有关情况。
杜东平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在这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我们相聚于此,向大家介绍2025聊城市春季“运河大集”启动仪式暨临清市第十五届中华海棠园生态花海艺术节。首先,我代表临清市委、市政府,向长期关心支持临清文旅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本次活动于3月25日浪漫启程,一直持续到五一假期结束,期间我们将举办2025聊城市春季“运河大集”启动仪式暨临清市第十五届中华海棠园生态花海艺术节。系列活动以“海棠秘境 春潮临清”为主题,以“生态为基、文化铸魂、创新赋能”为核心理念,打造集文化演艺、美食体验、创意美陈、全龄游乐、乡村振兴于一体的沉浸式春日文旅盛宴。活动深度融合非遗京剧、十二花神巡游等传统文化IP与生态场景,推出“非遗京剧×海棠花海”实景演出、海棠树下音乐会等视听盛宴;以“灵魂级”海棠炖鸡、炖甲鱼、网红大锅、网红旋饼等美食传递舌尖记忆,海棠冰激凌、美食市集点燃舌尖狂欢;网红墙绘、汉服簪花体验等创意美陈引爆流量,助力游客定格国风大片;花间游乐场、小哪吒花海寻宝等全龄互动项目,实现亲子乐、阖家欢。活动同步聚焦乡村振兴,通过“一村一品”特色展、产业特色市集,推动魏湾27村农产手作走向大众,将文旅流量转化为产业动能。
临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享有中国京剧艺术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轴承之乡和酱菜之乡的美誉,是武训兴学的发祥地、山东快书的诞生地、《金瓶梅》故事的重要背景地。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文旅兴市”战略,坚持全市一盘棋,依托临清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等优势,注重文化发掘、传承,推进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有力地促进了文旅产业的发展。策划中华海棠园、先锋“红谷”田园综合体、黄河故道桑黄之都、古沙洲黄河文化公园等乡村振兴类项目。扎实推进国棉1960·大运河文创产业园、临清运河钞关片区旅游服务提升、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等项目,不断完善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智能讲解和标识系统等服务设施。重点培育“小茶益杯”、松林家居、桑黄等文旅产业,充分发挥文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为临清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24年吸引游客510万人次。同时,我们立足“为民惠民”,创新活动形式,擦亮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举办2025“冬游临清”贺年会、“歌唱祖国 辉煌75载”临清市2024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合唱汇演、第二届戏剧美食文化节、戏剧美食文化交流展示等特色活动,以及乡村春晚、非遗民俗展等节庆活动,做精做强“悦动城乡 多彩临清”、消夏文化艺术节、农民文化艺术节等特色群众文化活动。2025山东省“运河大集”新春季启动仪式在临清举行。建立了文艺文化人才鼓励扶持机制,定期召开全市文艺创作研讨会,围绕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和重要主题,推出一系列体现时代精神、临清特色的作品,为临清文旅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此,我们向全国游客发出诚挚邀请,诚邀您漫步千年运河畔,赏千亩海棠盛放,观花神汉服巡游,品非遗匠心之作,乘花海小火车穿梭春光,打卡“多巴胺”主题网红景点!临清将以最灿烂的花海、最地道的风味、最温暖的服务,迎接每一位宾客的到来!
我就简要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李晓娟
现在开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请记者朋友们举手示意。
大众网记者
作为中华海棠园生态花海艺术节的承办地,请问魏湾镇在做好海棠花节服务保障、提升游客体验感等方面具体都做了哪些工作?
魏薇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临清市魏湾镇的关心和厚爱。春潮临清,我们与大家相聚于此,共同探寻古运河畔的千亩海棠秘境,为了让每一位游客都能畅享这场春日盛宴,我们精心准备了这份接地气的游玩指南,带您玩转海棠秘境,感受魏湾的独特魅力。
本届海棠花节以“海棠秘境 春潮临清”为主题,我们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丰富经营业态,创新文化体验,新增餐饮、游乐、戏曲、非遗体验、花间小火车等内容,特别设置了30余处“多巴胺”主题打卡点,从清晨的露珠海棠到傍晚的落日花海,随手一拍都是大片!园区每日开放时间为上午8点至傍晚5点,游客可凭票入园,全天畅游无忧!
为方便大家错峰出行,建议上午时段前来赏花,避开午后客流高峰。除了千亩海棠的视觉盛宴,魏湾镇还串联起李圈村“清平星火”红色教育基地和贡砖文化产业园,打造魏湾“一日游”深度体验线路。游客可先在海棠园赏花打卡,随后开车8分钟前往李圈村,探访红色历史印记,聆听革命故事;最后一站直达魏湾镇赵回村的贡砖文化产业园,亲手体验国家级非遗临清贡砖的制作技艺。
专线直达+免费停车,绿色通行到魏湾!为方便游客,魏湾镇积极与上级交通部门协调,特别开通临清汽车站直达中华海棠园的“海棠花节旅游专线”。自驾游客可导航至园区,现场设有4处免费停车场,总计800余车位,重要路口均安排志愿者指引,完全不用担心“停车难”。
美食市集+非遗手作,烟火气里品魏湾!逛累了?园内海棠市集已备好地道魏湾风味!鲜香的丁马甲鱼、软嫩的孙家熟食、爽滑的冯庄粉皮,还有临清蒸碗、网红煊饼等数十种小吃,人均20元就能吃个痛快!吃饱喝足,不妨到非遗体验区亲手制作贡砖或陶艺作品,或是在戏曲舞台听一段临清小调,感受运河文化的悠长韵味。
志愿服务+应急保障,安全舒心游魏湾!活动期间,魏湾镇组建了30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伍,从入园指引到应急医疗,随时为游客提供帮助。安全方面也做足准备,消防、医疗站点24小时待命,全力保障大家玩得安心、舒心!
这个春天,魏湾镇邀您共赴一场海棠与文化的约会!欢迎到临清市魏湾镇漫步古运河畔,赏海棠花开、品丁马甲鱼、观钞关碑林、阅贡砖传承、游红色圣地、揽古运新风!我们在魏湾等您!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鲁网记者
请问除了即将举办的中华海棠园生态花海艺术节,对于前来临清游玩的游客,还有哪些值得推荐的旅游景点或活动呢?
孙维华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临清作为大运河沿线重要节点城市,既有千年的历史沉淀,也有鲜活的市井烟火。我们常说“一河揽千年,一城藏万象”,除了海棠园的花海盛宴,我们还有很多值得可游可赏可品的美景美食美物,可以让游客充分体验到临清的独特魅力。
一是文化之城,赓续运河历史文脉。临清因运河而兴,漕运文化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运河钞关作为大运河八大钞关之一,也是中国大运河仅存的一处钞关遗址,是研究古代税收制度重要载体,漫步钞关院落,斑驳的石碑与古老的房舍仿佛在诉说当年“舟楫如云、商贾辐辏”的繁华。舍利宝塔坐落在卫运河畔,以“塔岸闻钟”位列临清十景,登塔远眺,运河如带,波光粼粼,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的灵动感在此交融。鳌头矶是明代建筑群的典范,因形如鳌头而得名,古色古香的楼阁与运河风光相互映衬,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千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的佳句。此外,临清还保留着原风原貌的中洲古城,62处文物星罗密布,竹竿巷、锅市街、箍桶巷等特色“胡同游”,尽显本地风俗民情。
二是工业之旅,见证时代发展变迁。临清不仅是运河文明的见证者,更是近现代工业发展的亲历者。我们依托老国棉厂工业遗址,打造了集文创park、特色美食、怀旧打卡、研学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国棉1960文创产业园,成为鲁西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样板。济美酱园作为“中华老字号”,与北京“六必居”、济宁“玉堂”齐名,以传承230余年的酱菜技艺,诉说着“世济其美”的匠心传承,体现着运河商埠的繁盛往昔,为工业旅游增添了独特的味觉记忆。
三是诗意栖居,邂逅园林与山水之美。大运河不仅带来临清的繁荣昌盛,还让南北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区韵味。宛园景区被誉为“江北小苏州”,这座苏式园林以榫卯技艺构建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处藏着四季更迭的诗情画意,季羡林先生题写的“壶中天地”石峰与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是绝佳的摄影打卡地。东宛园景区作为鲁西北最大的园林景区,古色古香的建筑亭廊、衙署大院遍布其中,融入码头文化、商业文化、市井文化、美食文化,再现了临清昔日繁荣盛景,夜晚乘船夜游,霓虹与古建倒影在水面摇曳,恍若穿越时空。龙山公园作为鲁西北平原唯一的人造土山,松柏苍翠,亭台错落,登顶远眺,卫河与运河交汇成画,夕阳余晖中尽显“凤岭钟英”的壮美。
四是舌尖盛宴,品味运河滋养的烟火气。临清美食融合南北风味,既有运河漕运带来的多元基因,又有本土特色的匠心传承。临清什香面,源自《金瓶梅》记载的“温面”,十八种菜码铺满碗面,拌匀后酸、甜、鲜、香交织,素有“一面成席”之美誉,堪称“一碗吃尽四季”。清真八大碗包括黄焖肉、清炖羊肉、松花等八道经典菜肴,软烂醇香,回味悠长,极具民族风情。此外,托板豆腐、芝麻羊肉、琉璃丸子等小吃也风味绝佳,每一口都藏着运河畔的烟火记忆。
一河诗画,满城烟火。临清是一座值得慢下来的城市。她既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又有灵动的自然风光;既能满足文化寻根的渴望,亦能慰藉舌尖与心灵的向往。值此海棠艺术节之际,诚挚邀请大家走进临清、感知临清、乐享临清,让我们一起“猫”在临清,尽享“轻煮时光慢煮茶”的悠然生活!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文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请问临清市在提升文旅活动服务保障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李明艳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始终坚持把提升全市文旅服务保障水平放在首要位置。
一是全面布局,多方联动。每次重大文旅活动前夕,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文旅活动服务保障工作会议,从活动整体安排、部门任务分工、存在风险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部署。成立重大文旅活动组委会,制定文旅活动责任清单,明确各方责任,细化责任到人。充分发挥文旅融合专项工作专班牵头抓总作用,搭建沟通协调平台,督促各单位密切配合,由市领导带队,各单位统一行动,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二是及时复盘,查缺补漏。每次重大活动结束后,我们都及时召开复盘会,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制定服务保障工作提升方案,弥补不足。尤其注重做好文旅活动舆情收集处置工作,开通游客问题收集微信小程序,实时关注12345市民热线平台,关注游客动态,及时处理问题工单,为市民游客提供优质的文旅服务和良好的文旅市场环境,提升来临游客满意度。
本次活动,我们将继续稳步提升文旅活动服务保障水平,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提升“行得畅”的便利度,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为有效缓解活动周边及景区“停车难”“交通堵”“住宿难”“垃圾多”等问题,我们加强园区及景区的交通引导管控,公安、交警部门在重要交通点位定人定岗定责执勤,同时发挥交警指挥中心统一调度作用,做好车辆分流、信号灯配时、精准管控、精准疏导工作;为缓解住宿难问题,我们积极提升全市整体住宿水平,扩充床位,加快酒店旅馆发展步伐;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景区、园区垃圾清运及设施管理能力,调整环卫保洁、垃圾清运作业时间,确保垃圾及时清运。
二是彰显“留得住”的城市温度,持续优化服务保障水平。在硬环境打造上,在主干道安装旅游标识牌,打造乡村旅游道路,为游客提供便民咨询、文明劝导、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在软环境提升上,搭建“寻味临清”智慧文旅平台,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通过“文旅临清”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及时为游客提供发布旅游相关信息,提升游客体验感。
三是打造“还想来”的满意度,强化旅游立体化监管。执法监管方面,将持续加大对商超、旅行社、星级饭店、景区等从业人员的培训及市场规范整治力度,全面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着力营造安全高效有序的市场环境,以细致周到的服务措施,展现临清旅游的温度。服务保障方面,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提升服务保障促进文旅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要求,根据旅游市场热度和游客数量,按照不同的时间节点,建立分类应对、协调、联动的响应机制,及时高效处理游客投诉,维护好城市的良好形象和口碑。最后,请大家及时关注“文旅临清”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平台,获取更多临清文旅活动信息。
这个问题就先介绍这些情况,谢谢。
山东商报记者
当前,“赶大集”已经从传统的民俗活动,转化为“文化范儿”十足的生活新时尚。请问聊城市在打造“运河大集”“黄河大集”品牌,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付超
感谢这位记者对聊城市文化惠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我们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黄河、大运河唯一实质性交汇的“两河明珠”城市,历史悠久、文脉绵长。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文化为引领,以“运河大集”“黄河大集”等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载体,整合两河文化、非遗技艺、供销商贸、农林文旅等资源,为群众提供更丰富、更便捷、让大家更喜欢的文化服务。
一是挖掘时令节庆文化内涵,让赶大集更有氛围。结合全市各地乡村大集和各重要节日的时间,制定2025年全市“运河大集”“黄河大集”新春季实施方案、文化惠民直达基层活动清单。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线下运河大集、黄河大集130余场。在聊城赶大集,能感受到十足的烟火气,新鲜瓜果、传统美食、生活用品散布集市各处,供群众选购。舞龙舞狮、运河秧歌等传统民俗演艺令人目不暇接。民间艺人现场制作的剪纸、糖画、泥塑面塑活灵活现,趣味十足。每一场大集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独特魅力。
二是推动农文商旅深度融合,让赶大集更有收获。拓展“文化+”“+文化”工作思路,坚持市、县、企协同推进,汇聚各方优质资源,加快推动农文商旅深度融合。在聊城赶大集,你能够近距离感受到木版年画、葫芦雕刻、贡砖技艺等聊城手造的精湛工艺,可以品味到特色八大碗、什香面、传统糕点等鲁西特色美食。阿胶、桑黄、灵芝等“聊城新三宝”集中展示、中药标本辨识和中医义诊等互动项目,让大家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各种特色农副产品、潮趣玩品琳琅满目,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一站式便捷购物。同时我们也适时与商务、供销等部门联合举办家电钜惠、以旧换新等活动,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三是打造群众互动平台,让赶大集更有意思。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依托大集,深入推进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工作,坚持既演唱经典老戏、经典唱段,又创作推出贴近生活的现代剧目。发挥各院团、基层文化馆(站)、庄户剧团等带动作用,面向戏迷票友、戏曲文艺爱好者等,开展培训活动,并提供展演展示平台。在聊城赶大集,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演艺,将有温度、有水平、大家喜欢看的文化服务送到家门口,引导更多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唱大戏”。
本次全市春季“运河大集”启动仪式在临清召开,也标志着全市“运河大集”“黄河大集”活动全面铺开启动。下一步,聊城市将深耕黄河、大运河文化资源禀赋,密切关注群众实际需求,打造“四季赶集”特色文化品牌,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群众切实得到实惠。
李晓娟
好,记者提问到此为止。感谢杜部长的介绍,也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以及发布领导的回答。在这里,诚挚地邀请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注和深入挖掘聊城市“运河大集”“黄河大集”等特色文化活动,加大对中华海棠园生态花海艺术节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吸引更多地游客来到临清,尽享满棠春色,感受临清的独特魅力,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