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2025年防汛抗旱工作”主题新闻发布会
【时间】
2025-09-11【嘉宾】
聊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建军【主题】
防汛抗旱,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今年以来,聊城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排查风险隐患,备足装备物资,有效有力应对突发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目前,聊城主汛期已结束,全市实现平安稳定度汛。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聊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建军同志,介绍今年我市防汛抗旱工作总体开展情况。同时,我们邀请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会忠同志,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高恒业同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忠伟同志,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魏国盼同志,市市政工程管理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范志刚同志,回答记者朋友关心关注的问题。现场图片
文字实录
姜灿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防汛抗旱,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今年以来,聊城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排查风险隐患,备足装备物资,有效有力应对突发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目前,聊城主汛期已结束,全市实现平安稳定度汛。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聊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建军同志,介绍今年我市防汛抗旱工作总体开展情况。同时,我们邀请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会忠同志,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高恒业同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忠伟同志,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魏国盼同志,市市政工程管理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范志刚同志,回答记者朋友关心关注的问题。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9家省驻聊及市属新闻机构的记者朋友。
首先,请张市长介绍有关情况。
张建军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防汛抗旱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今年,我市春夏降雨偏少,特别是6月上中旬,叠加高温天气影响,全市出现不同程度旱情,最大受旱面积37万亩,缺墒面积130万亩。进入汛期后,全市发生7次较大降水过程,“面弱点强”特征明显,降雨分布不均,局部极端性、不确定性突出,防汛抗旱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底线思维,扛牢扛实防汛抗旱责任,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落实落细各项防御措施,取得阶段性胜利,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守牢民生底线,多措并举做好抗旱供水
一是加强引黄灌区建设。加快灌区改造提升,实施位山、彭楼等8个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完成干支渠整治衬砌601公里、新改建及维修建筑物520座,新增节水能力3400万立方米,新增恢复灌溉面积2.6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12万亩,工程调控、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显著提升。
二是做好春灌供水保障。举行全市严重干旱指挥调度桌面推演,提升应对干旱灾害的决策指挥调度能力。春灌前维护干支渠469公里、建筑物1000余座,疏浚清淤土方148万立方米,确保设施完好、输水通畅。3月底前,全市14处大中型灌区累计引黄、引河5.1亿立方米,浇灌农田653万亩次,圆满完成春灌任务,为夏粮丰收提供坚实水源保障。
三是积极应对夏季旱情。面对6月上中旬降水偏少、持续高温的不利形势,市防指及时发布抗旱预警,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抢抓黄河流量增大的有利时机,累计引黄引河1.4亿立方米,其中,向省黄河河务局争取应急抗旱引黄6489万立方米。累计灌溉耕地340万亩,成功应对旱情。8月份,受降水分布不均影响,东昌府区、临清市、冠县等县市区局部出现旱情,位山灌区立即开展引黄闸闸前应急疏浚,清淤1万立方米,引黄2282万立方米,有效缓解局部旱情。
二、筑牢安全堤坝,未雨绸缪抓好防汛备汛
一是持续完善防汛抗旱组织体系。全面调整优化工作机制。目前,我市建立了市防指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协调联动的防汛抗旱工作机制。水利部门充分发挥统筹作用,完善联合会商、监测预警、指挥调度等联动机制,气象、水文部门实时监测、滚动预报预警,城管、住建部门紧盯城区涝水外排,应急、消防部门保障应急队伍物资,农业农村部门密切关注农田排涝,黄河、漳卫河河务部门防御外洪威胁。压紧压实防汛责任。调整公布全市防汛防台风、骨干河道、重要防洪区域行政责任人,落实水闸、堤防、水库、险工险段及农村基层各类防汛责任人1600余名,压紧压实市、县、乡、村四级6600余名河湖长防汛职责,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综合防御责任体系。
二是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汛前周密部署。自3月中旬起,在全市开展全市防汛防台风检查,通过单位自查、行业检查、防指综合检查,排查各类安全隐患870个,全部建立台账、完成整改。汛期持续排查。坚持“汛期不过,排查不止,整改不停”,督导检查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和防汛关键期重点工作,开展金堤河、漳卫河转移安置评估,组织城管、住建、商务、卫健等部门对地下商超、停车场、医院等地下空间持续进行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城市运行安全。
三是加强防汛队伍物资配备。建强队伍体系。统筹市县防汛抗旱机动抢险队伍59支3721人,调整充实市县乡三级专家队伍446人。成立112名专家组成的防汛抢险专家委员会,为防汛会商、抢险救援提供技术支撑。强化预案演练。组织修编全市河道洪水防御、水库调度运用、农村基层防汛等预案437件,开展防洪抢险专项演练34次,成功举办山东黄河防汛抢险协同演习。强化物资储备。统筹市县69个防汛抢险物资仓库、28家在建水利工程施工企业330台套应急抢险设备,全部纳入防洪抢险统一调拨。开展全市防汛物资调运演练,理顺调拨程序,不断强化大型排水车、查险无人机、水下监测机器人、堤坝管涌渗漏检测仪等先进物资设备在抢险救灾中的应用。
三、凝聚工作合力,全力以赴应对强降雨天气
一是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强降雨防范应对联动机制,开展特大暴雨洪水指挥调度桌面推演,全面提高各级各部门应对特大暴雨洪水的协同作战及应急处置能力。搭建雨水情数据平台,强化联合会商,加快完善局地突发强降雨动态跟踪监测机制。今年以来组织防汛会商16次,发布防汛预警3次,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3次,提前部署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
二是聚焦重点部位防范。紧盯全市119个低洼易涝村庄、城区8处易积水点、25处下穿桥涵以及地下空间、人员密集区等重点部位,落实排涝方案及应急处置措施,确保城乡防汛安全,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有序。科学调度防洪工程,建立全流域联排联调机制,严格控制河道水位,预留防洪安全余量。
三是强化应急保障力度。市县乡三级防汛责任人时刻保持临战状态,严格24小时值班值守,滚动研判降雨发展动态,预警信息一键“叫应”。各级防汛专家队伍、抢险救援队伍全部在岗待命,加强重点工程、薄弱环节的巡查值守,提前预置抢险物资和装备,及时开展应急处置。
当前汛期已接近尾声,我市水旱灾害防御形势总体平稳,但是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我们将继续坚持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水安全保障。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姜灿
现在开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请记者朋友们举手示意。
鲁网记者
今年汛期以来,我市的气候主要呈现出哪些特征?秋季我市气候又呈现什么趋势呢?
魏国盼
好的,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汛期以来我市的气候特征情况
6月入汛以来,我市天气气候复杂,气温异常偏高、日照偏多,降水整体略偏少但时空分布不均,“面弱点强”特征明显,暴雨、高温、强对流等极端天气多发频发。
一是气温异常偏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6到8月,全市平均气温28.6℃,较常年同期26.1℃偏高2.5℃,为历史同期第一位高值。平均气温呈现6月显著偏高,7、8月异常偏高的特点。35℃以上高温日数49天,为历史同期第一位高值。最高气温42.6℃,6月16日出现在高唐梁村。
二是降水略偏少,时空分布不均,“面弱点强”特征明显。6到8月,全市平均降水量308.5毫米,较常年同期351.8毫米偏少12.3%。降水分布不均,呈现中东部偏多,西北部偏少特点,其中茌平降水较常年偏多18.2%,而冠县较常年偏少51.7%。“面弱点强”特征明显,比如:7月21日20时至7月22日06时,东阿、阳谷2个站点降水量超过了100毫米,达大暴雨量级。而全市平均降水量只有13.8毫米,5个县区平均降水量不足5毫米。降水时伴有雷雨大风,6到8月129站次极大风速达8级以上,极大风速为32.6m/s,达到11级,7月7日出现在高唐固河。
三是日照时数偏多。6到8月,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709.3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111.4小时。其中,7月异常偏多。
下面介绍一下秋季气候趋势预测情况
根据最新气象数据预测,预计9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60~65毫米,较常年50.1毫米偏多二到三成,9月中旬我市还将有2次降水过程,今天傍晚到夜间东南部县市阴有小阵雨天气、16日到旬末多阵雨天气。10月全市平均降水量25~30毫米,较常年30.2毫米偏少一到两成。11月全市平均降水量21~22毫米,较常年18.8毫米偏多一到两成。
预计9月全市平均气温21.4~21.9℃,较常年20.9℃偏高。10月全市平均气温15.2~15.7℃,较常年14.7℃偏高。11月全市平均气温7.3~7.8℃,较常年6.8℃偏高。
今年汛期,全市气象部门紧盯每一次天气过程,强化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不断优化递进式气象服务,加强高级别预警“叫应”,为我市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气象服务保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持续完善递进式气象服务,健全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齐鲁晚报记者
汛期我们水利部门从工程调度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针对下一步的防汛抗旱工作,有什么打算?
王会忠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市水利局统筹指挥调度,动态监测雨水工情,精准调控防洪工程,汛期全市河道水势平稳,运行安全。一是提升指挥调度数字化水平。持续推进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建设,整合政法、水文、气象、资规、城管、环保、大数据局等多部门数据8400余万条,系统覆盖黄河、金堤河、漳卫河、徒骇河、马颊河等骨干河道及周公河、四新河等中小河流1400余条,防汛监测点500余个,工程数据信息940余项,前端监控设备3万余处,为科学决策提供可视化数据支撑。今年以来,陆续开发徒骇河数字孪生、洪水预测预警、城区防汛、农村基层防汛预警等防汛专题和全市水旱灾害防御手机版,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防洪调度由“被动应对”逐步向“智慧防御”转变。二是强化全流域防洪联合调度。同河南省濮阳市建立水利、应急、气象、河务等四部门金堤河联合调度机制,实现金堤河水文数据共享、张庄闸泄洪、北排分洪等联合调度机制,严防金堤河洪水。建立漳卫河上游岳城水库泄洪沟通机制,关注河道来水,用好漳卫河、马颊河连通工程,减轻冠县、临清市防洪压力。做好徒骇河、马颊河水闸工程汛期统一调度管理,兼顾防洪兴利,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三是推进城区防汛联排联调。建立水利、城管、住建、气象、水文、南水北调等部门城区防汛信息共享和联动“叫应”机制。紧盯东昌湖、雨水管网及外排河道水位,提前预排预泄,留足防洪空间。严格控制徒骇河昌东、北城橡胶坝、南水北调干渠水位在汛限水位以下,实现城区河湖、闸坝、排水管网、泵站等工程联排联调,适时启动徒骇河分洪,减轻城区排水压力。
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持续抓好强降雨防范应对。市水利局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动态掌握雨水工情发展趋势,强化统筹调度、信息共享,组织联合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适时启动响应,落实工程调度、应急抢险、值班值守等强降雨防御措施,为保障我市度汛安全画上圆满的句号。二是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目前,全市秋收秋种工作即将全面展开,用水需求可能会急剧增加。市水利局将紧盯接下来的每一场降雨过程,优化拦河闸坝调度运用,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拦蓄雨洪水资源。同时多引多蓄黄河水,9、10月份计划引黄1亿立方米,为冬小麦播种提供水源保障。三是及时开展复盘分析。针对今年防汛抗旱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真实、完整、全面地进行复盘检视,总结经验不足,补齐短板弱项,进一步提升防汛抗旱工作效能。同时,提前谋划部署今冬明春的抗旱供水工作,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四是夯实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抢抓汛后黄金施工期,加快推进徒骇河雨洪资源利用及引调水工程、金堤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水利项目建设进度,高质量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扎实开展水毁修复、河渠疏浚、工程维养等工作,持续完善全市防灾减灾工程体系。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大众网记者
今年以来,聊城市应急管理局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做了哪些工作?
高恒业
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基础,目前已构建市级专业应急救援力量19支,1400余人;县级专业应急救援力量137支,3900余人,确保在灾害来临时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处置;推动完善全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形成全市上下“横到边、纵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一张网,目前市、县两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印发实施12个,市级专项应急预案印发实施30个,县级专项应急预案印发实施227个,并根据预案进行演练,全市共开展演练1.6万余次,参演人数达到约24万人次。
以开展防汛防台风检查为抓手。超前部署,3月份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应急管理系统自3月21日起,到汛期结束,持续对危化、工贸、非煤矿山、应急救援、救灾物资等方面的设施设备运行、责任制落实、人员转移避险(安置)、值班值守等防汛防台风准备工作查找存在问题,制定针对性工作措施,确保度汛安全。截至目前,共派出检查组1094个,2877人次,查出并整改了部分企业防汛物资储备不足、减少防汛专项演练等问题288项。
以预警传播、会商研判为重点。聚焦灾害防治,持续抓好预警监测和隐患排查。关注灾害风险变化趋势,深化会商研判,制发高温、强对流、大风等各类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及提示146期,通过微信公众号、局网站等多种途径扩大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并提出灾害防范建议。2025年前后3次组织开展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形势会商评估会并形成分析报告,为全市防灾减灾工作开展提供了重点领域灾害防范等方面的参考。
以加强救灾物资保障为根本。目前,全市共有11个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备物资633454件。市级和8个县(市、区)级棉被、棉褥、棉大衣、简易床具、毛巾被5种主要救灾物资储备达到国家《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能够保障8万余人的转移安置需要。使用中央自然灾害救助资金采购了大流量排水抢险车1辆、移动强排泵6台、水陆两栖救援车3辆、排涝机器人2台,同时为省级防汛队伍先后配备排涝及水域抢险救援装备,有力提升了聊城市防汛抗旱工作效能。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山东台记者
科学防灾减灾,对于保障粮食高产稳产至关重要,请问我市在农业防汛抗旱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
周忠伟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粮食生产受天气影响较大,连续强降雨、持续高温少雨等天气,都有可能对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市农业农村局牢固树立“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粮”的理念,扎实做好农业防汛抗旱工作。我们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提前开展隐患排查,并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依托“杜站长工作室”农技推广服务平台,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醒群众做好防范应对准备;建立值班值守制度,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汛情及时处置。针对今年汛期降雨偏少的情况,指导农户利用井水、河水等水源,及时灌溉抗旱。经过科学防范、有效应对、及时处置等一系列有力措施,目前秋粮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基础扎实。“三秋”农业生产即将到来,我们将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立足防汛做好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阴雨天气等突发情况,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作业服务队,提前对接收获和运输机械。用好农村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准备晾晒场地,解决好粮食晾晒问题。加强烘干能力建设,支持各类主体购置粮食烘干设备,努力减少粮食损失。
二是立足抗旱做好秋季播种。今年汛期降雨分布不均,部分县(市、区)、乡镇降雨偏少,冠县、临清等部分区域呈现出旱象,如果后期降雨持续偏少,可能会对秋种造成一定影响。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的沟通会商,密切关注土壤墒情变化,特别是出现干旱的农田,及时协调引水,保障灌溉用水,保障秋种顺利开展,实现适期适墒播种。
三是加大监测抓好田间管理。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墒情、查苗情,同时充分运用卫星遥感等信息化手段,搞好苗情监测,因苗因墒搞好技术指导。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广大农民朋友落实播前播后双镇压、浇好越冬水等措施,有效应对干旱、低温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努力实现小麦安全越冬。
在此,我们也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要及时关注预警信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充分利用晴好天气,做好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收获,确保颗粒归仓;关注土壤墒情,做好趁墒、造墒播种,保障小麦出苗,实现苗全、苗齐、苗壮,为明年夏粮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市城管局主要承担着城市防汛任务,为了做好今年的城市防汛工作,我们市城管局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范志刚
好,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今年汛期以来,市城区共发生11次降雨,降雨总量362.3毫米。市城管局强化“雨前预置力量,雨中精准调度,雨后及时复盘总结”全过程管控。主要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一是超前谋划,扎实推进预案修订和动员部署。今年3月初,及早着手从防汛网格划分、人员机械配置、应急处置流程等方面安排部署城市防汛工作,明晰部门、属地责任分工,健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部门联动,齐抓共管。
二是全面备汛,加强管网排查整治和设施检修。新建成7座雨水强排泵站,目前主城区雨水强排泵站达到27座,每小时排涝能力达45.3万立方米,应对强降雨能力不断增强。对陈口路、聊堂路、皋东街等易积水点位进行了系统整治。开展了雨污管网错接混接集中排查工作,排查雨水、污水管网893公里,排水用户1453个。汛期完成雨水管道、行泄河道清淤187公里,清掏雨水口2.8万个,安装井盖防坠网2.6万个,确保排水畅通。
三是配强力量,提升应急抢险能力。全市组建了13支城市防汛队伍,总人数2315人,其中,市城管局组建了600人的常备防汛队伍,划分22个网格分片把守;在城区不同方位,设置5处防汛物资设备待命区,布设强排泵44台、移动排涝泵车20辆、应急车辆35辆、防坠笼800个,确保雨前2小时“人员到岗、车辆到位、设备到点”,“人等雨”全面布防,达到“一键启动”标准。优化升级城区防汛指挥调度平台,对接应急气象服务平台、智慧水利平台等多套系统,更新安装700余套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实现闸门远程一键启闭、排水管网水位监控、下穿式桥涵积水预警等功能“一张图”调度,一屏管全城,提升城区防汛应急指挥水平。
四是协调联动,形成城市防汛工作合力。发挥城区防汛牵头抓总作用,横向与气象、水利、住建、商务等部门协调联动,及时会商研判,协调落实市政道路、居民小区、地下商超等地上排水和地下空间防汛措施;纵向对县(市、区)督导指导,市区一体,整体推进城市防汛工作。建立联防联调协同机制,根据气象预警信息,科学合理做好管网、河湖、排水调蓄设施的闸门启闭、预腾空等工作,确保泄汛畅通。
尽管今年汛期已接近尾声,但根据气象预测,9月仍有多次降雨过程。在此,我们也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及时关注天气预警信息,避开积水与危险区域,注意防范触电、大风等次生灾害,让我们共同守护汛期平安!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姜灿
好,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感谢张市长的介绍,也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和各位发布领导的回答。防汛抗旱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希望各位媒体朋友们宣传报道好聊城防汛抗旱的做法和成效,让社会公众放心,积极支持配合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宣传报道好防灾减灾、应急避险、应急处置的科普知识,提升社会公众科学应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和能力,以新闻舆论的力量助力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共同维护全市和谐稳定大局。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