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主题新闻发布会
【时间】
2025-09-28【嘉宾】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锋【主题】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坚持防患于未然。近年来,全市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积极统筹安全和发展的关系,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在全市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锋同志,介绍全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开展情况。同时,我们邀请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袁纯霞同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科科长李秀军同志,市交通运输局安全监督科科长孙卓松同志,回答记者朋友关心关注的问题。现场图片
文字实录
王婷婷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坚持防患于未然。近年来,全市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积极统筹安全和发展的关系,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在全市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锋同志,介绍全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开展情况。同时,我们邀请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袁纯霞同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科科长李秀军同志,市交通运输局安全监督科科长孙卓松同志,回答记者朋友关心关注的问题。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9家省驻聊及市属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
首先,请李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李锋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广大媒体和社会各界多年来对聊城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今年以来,市应急局坚决扛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责任,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全力以赴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社会环境。根据省政府安委会统一安排部署,自5月底起至8月31日,我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39万家次,发现整改问题隐患3.17万项。
一是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覆盖相结合。突出“防大风险、除大隐患、遏大事故”工作重点,聚焦风险高、隐患多、管理差的重点企业,聚焦容易引发事故特别是大事故的设备设施、工艺技术、危险作业等关键部位和环节,逐一明确化工、消防、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城镇燃气等14个重点行业领域个性排查整治事项及责任部门,组织开展有穿透力的专业排查,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提高隐患排查整治质效。明确重大事故隐患、风险辨识管控、主要负责人履职、四个专项整治、“一件事”全链条整治等9项排查整治共性事项,确保隐患排查做到“三个全覆盖”:对重点行业领域全覆盖,对所有企业全覆盖,对所有设施设备、所有从业人员、所有关键环节全覆盖。
二是坚持安全监管标准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科学划定生产经营单位周边环境、生产条件等方面的安全风险等级,将油气管道、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工贸、危化、消防等19个行业领域、8224个风险点纳入全市安全生产风险分布图,组织发改、住建、交通、卫健、商务、消防等20个部门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清单,将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事故易发高发环节和企业需重点关注的风险隐患进行抽丝剥茧、归纳汇总,为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隐患排查提供对标对表的参考依据,有效解决不知道检查重点、检查表太多太杂操作性不强、检查发现不了隐患的情况。将全市安全生产风险动态监管平台全过程应用到隐患排查整治行动中,组织各级各部门依托系统开展落实隐患对账销号、闭环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
三是坚持指导帮扶和督导检查相结合。严格落实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要求,根据企业风险等级高低、管理水平好坏、规模大小,强化分级分类监管,在减少涉企行政检查数量的同时,提高发现问题隐患率,推动风险隐患深查彻改、动态清零。推广“现场执法+现场培训”模式,坚持“服务式”“说理式”执法,推动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岗位操作员工全过程参加检查,助推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自7月24日起,市政府安委办成立4个督查组,深入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一线,深挖严查特种设备超期未检、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混乱、养老培训机构和餐饮场所火灾隐患突出等各类风险隐患,查验隐患排查整治真实状况,推动制度措施落实。
四是坚持教育宣传与社会共治相结合。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结合我市产业结构特点,深入分析行业内的风险,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通过理论教学和现场观摩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3727次,通过抓关键人的培训,带动企业内训,最大限度减少各类违规违章作业行为。创新安全教育方式,通过“开工第一课”“水城安全大家谈”“全民安全公开课”等形式,组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3607次,着力提高重大事故隐患有效判定、精准辨识和全面排查能力。市民朋友可通过市广播电视台《应急管理365》栏目、“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聊城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了解掌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和应急安全知识。
为鼓励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监督,及时发现、消除身边的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我市创新推出“水城安全隐患随手拍”微信小程序。小程序打通“聊城市安全生产风险动态监管系统”以及“微信商户”“短信平台”,实现“隐患上报-监管平台转办-监管部门办理-市安委办审核-微信通知”全流程闭环管理,建立形成从发现报告隐患到核查消除、奖励推动的良性循环机制。另外,小程序设置“安全聊城”模块,作为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的宣贯平台,设置“上报广场”模块,动态展示隐患办理进度、结果等。截至目前,“水城安全隐患随手拍”小程序已累计用户数4956人,上报隐患1202项,发放红包奖励256个,营造“人人排查身边隐患”热潮。
广大市民朋友,如果您在工作生活中发现身边存在消防、特种设备、燃气、道路,电力等公共安全隐患,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关注“聊城应急管理”公众号,点击导航栏中“信息公开”——“安全隐患随手拍”进入小程序,授权登录并认证,点击“上报隐患”,将拍摄的问题隐患图片上传,注明隐患详细地址、接收单位和简要描述。办理结果及奖励发放情况会以“服务通知”的方式通知,收到通知后可打开小程序在“我的”-“我的奖励”-“待领”模块领取奖励红包。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发挥安全生产桥头堡作用,持续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重心,工作标准再提高,工作效能再提速,工作能力再提升,全力推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王婷婷
现在开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请记者朋友们举手示意。
大众日报记者
在此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中,全市消防部门开展哪些工作,能否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谢谢。
袁纯霞
感谢您的提问。根据全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部署,市消防救援支队全力防范化解突出消防安全风险,全市火灾起数较去年同期下降57.8%。下面,我就相关工作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是集中攻坚精准整治。全市消防救援部门认真履行消防监督职责,聚焦学校、医院、养老、仓储、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等重点场所,集中开展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疏散、防火分隔、消防设施等8个方面重点整治,行动期间,累计检查单位2156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5326处。对于难以整改的问题,明确责任,细化措施,确保整改到位。同时,进一步深化社会单位“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和“消防安全检查日”工作机制,推动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有效提升本质消防安全水平。
二是多方联合强化协作。深化推进电动自行车、动火作业以及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坚持“一件事”贯通到底、全链条共同治理。行动期间,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暗访检查23次,检查住宅小区216个、销售维修店铺186家,对623处违规停放充电、违规住人、违规用火用电等问题进行通报;做好《高层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一楼一牌”设置工作指引》的宣传落实,目前全市已排查4219栋,安装2429栋。
三是多措并举开展宣传。全市持续开展“大宣传大培训大演练”系列活动180余场次,将电动自行车火灾试验、油锅起火试验、逃生模拟等设备送到群众“家门口”体验;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养老机构、仓储物流等领域集中培训,制作消防安全科普警示短视频16部,组织19处消防科普教育场所和21个消防救援站常态化对外开放,依托主流新闻媒体、应急广播、“掌上消防”微信群等媒介推发公益广告和提示信息18万余条次,形成强大消防宣传声势。
日前,山东省消防安全指挥部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加强“小火亡人”火灾防控工作的通告》,在这里,也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们:“小火亡人”事故多发生在人员居住场所,用火用电不慎是主因。请大家严格管控家中火、电、气、车等安全风险,日常生活中做到及时清楼道、清阳台、清厨房,外出时关电源、关火源、关气源。火灾发生时遵循“小火快跑、大火关门,不盲跳、不闯烟”;火势小、烟雾少、疏散通道畅通时,沿疏散楼梯弯腰低姿快速逃生,切勿贪恋财物,不要乘坐电梯;火势大、烟雾浓或楼梯间着火时,关闭房门,用湿毛巾堵住门缝,到阳台、窗口等易被发现位置呼救。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山东台记者
请问市住建局在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提升本质安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请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谢谢。
李秀军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市住建局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扎实推进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全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目前,全市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平稳。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全域排查,在“除隐患”上出实招、见实效。一是组织系列专项检查。根据建筑施工的季节性和阶段性特点,在全市范围内连续组织了开复工安全检查、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汛期安全专项排查、重大事故隐患集中整治等一系列活动,确保对全市所有在建工程项目、在用机械设备、在场作业人员实现检查全覆盖。截至目前,共出动检查人员3269人次,检查项目1806个次,发现并督促整改各类安全问题隐患9725项。二是推行群防群治机制。在全市建筑施工现场推行了安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鼓励包括一线工人在内的全体从业人员主动发现、报告身边的安全风险,制度实施以来,已累计接收各类安全隐患报告509条,发放奖励资金7.2万元,有效激发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营造了“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有责”的浓厚氛围。
第二,坚持源头管控,深化预防措施,在“治未病”上下真功、求突破。一是强化专家指导与风险分级。组织省、市安全专家库的专家,深入施工现场“把脉问诊”,指导各项目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公示,实行动态、差异化分级分类管理,做到心中有数、措施有方。二是建立“三员联动”机制。整合部门监管人员、现场监理人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三方力量,组成联合工作小组,从项目前期的技术交底、施工方案编制审查等环节提前介入,实现协同监管,将潜在的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发挥安责险预防功能。承保安全生产责任险的保险公司组建专业风控团队,为参保项目提供事前安全培训和过程中的定期巡查服务,为施工现场增加了一道专业的“安全屏障”。四是重点攻关高坠难题。针对高处坠落事故占比高的行业痛点,我们创新推广了“高处作业安全生命线”,为高处作业人员系上了一条可靠的“生命保险带”。这一做法得到了省政府安委会的认可并发文推广。
第三,坚持固本强基,加强宣传培训,在“提素质”上做实功、重长效。一是抓好关键少数。每季度定期举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和安全生产大讲堂,围绕安全管理要点、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等内容进行系统培训。同时,组建了全市住建系统安全宣讲团,开展巡回宣讲,累计培训各类安全管理人员1万余人次。二是夯实一线基础。联合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团市委等部门,每年举办全市建筑行业安全技能竞赛,聚焦现场安全员、建筑电工、架子工、塔吊司机等关键岗位,通过实操实练、技术比武,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有效推动了一线作业人员从被动的“要我安全”向主动的“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
第四,坚持科技兴安,推进智能监管,在“智慧化”上谋创新、增效能。积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安全监管模式由传统的“人海战术”向现代化的“智慧赋能”转型升级。我们建成了覆盖全市的智慧工地监管平台,深度融合了人员实名制管理、机械设备安全监测、现场作业行为识别、环境监测预警等核心功能。通过视频监控AI识别、智能安全帽、塔吊黑匣子等智能设备,自动识别未佩戴安全帽、违章作业、设备违规运行等安全隐患,并实时推送预警信息,实现了对施工现场风险的自动感知、智能分析和及时预警,进一步提升了安全隐患的发现和处置效率。今年6月,我们承办了全省住建系统“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现场展示了我市在智慧工地建设和安全文明标准化方面的成果,获得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好评。
下一步,市住建局将继续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切实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全力确保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鲁网记者
当前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已进入关键的第二年,今年以来我市交通运输领域采取了哪些深化措施,以及目前取得了哪些重要的阶段性成效?谢谢。
孙卓松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关注。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紧扣我市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发力,系统推进春运及春节假期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汛期暑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落地生效。今年以来,我们以“抓基层、强基础、防风险、提效能”为主线,重点采取了“三创新、三推进”系列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具体包括:
一是创新安全培训,开展“点餐式”精准授课。组建市级道路运输、城市客运等领域专家讲师团,深入11个县区,依托“基层点单、专家配菜”模式,推出交通运输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安全生产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事故案例分析、事故隐患内部举报奖励六大专题课程,强化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等关键内容的宣贯。累计培训部门、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1911人次,基层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升。
二是创新企业帮扶,开展“诊断式”指导服务。筛选薄弱企业,组织专家开展“全链条、穿透式”诊断,坚持不处罚、不通报、不影响信用“三不原则”,现场指导并限期整改,同步开展“回头看”,做到“一企一策”。已帮扶企业74家,提出整改建议1975条,政企互信、共同治理的格局正在形成。
三是创新隐患排查机制,开展“清单式”精准治理。聚焦行业常见易忽视隐患,梳理出车辆安全设施、场站管理、运输流程等方面110条“身边隐患”,编制《全市交通运输行业身边安全隐患排查指南》,精准覆盖高频风险领域,为企业提供清单化排查依据,助力高效落实隐患排查整改。
同时,我们持续推进三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隐患排查,夯实安全基础。聚焦“两客一危”及交通在建工程等重点企业,通过企业自查、县级排查、市级督导帮扶相结合,组织开展春运春节、汛期暑期及日常专项排查整治,累计整改隐患23183项。
二是强化分级监管,推动信用应用。完善企业分类分级管理,实行安全生产信用与日常检查、帮扶联动,实施差异化管理及信用公示,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三是加强安全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结合“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节点,依托客运车辆LED屏滚动播放安全标语、客运站场设置安全知识展板与宣传台等方式广泛宣传,讲解乘车安全、应急避险等知识,进一步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在这里,也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国庆中秋假期临近,出行时请选择合法、正规的交通工具,认真核对车辆信息,如遇问题可拨打0635-12328服务热线。
下一步,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全面提升行业安全治理水平,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以高水平安全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这个问题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王婷婷
好,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到此为止。感谢李局长的介绍,也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以及发布领导的回答。在这里,诚挚地邀请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注我市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舆论环境。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