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乡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字号:
时间:2020-05-29 09:36:48
来自:聊城日报

 

  “聊城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要有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街区”“要整合本地快递企业,形成快递产业园区,加快构建物流生态圈”“工业机器人产业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我市应该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今年的市两会上,青少年代表提交的25份建议、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他们虽然没有出现在会场,但他们的声音没有“缺席”。

  团市委权益部部长李倩介绍,从2017年开始,我市组建青少年代表团列席市两会,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的市两会,我市再次组建了由25名青少年代表组成的“青少年代表团”。市人大、市政协根据履职表现,择优推荐了11名市人大代表、14名市政协委员,与25名青少年代表一对一结对,与结对青少年代表加强沟通联系,指导青少年代表梳理自己和身边青少年的利益诉求。但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列席市两会的青少年代表团今年没有在会场,他们通过观看直播等多种形式全程关注市两会进程,并提交了25份高质量的建议、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

  这些建议、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涉及就业创业、农村电商发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诸多方面。“青少年代表团”代表于传凯是聊城市公路勘测设计院的一名青年设计师。他认为,人才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面对越来越激烈的“人才争夺战”,聊城的人才引进形势更加严峻。为此,他提交了《关于优化人才引进政策的建议》。“我们要搞清楚人才在聊城就业创业,是被哪些方面、哪些政策吸引来的,离开聊城又是因为哪些原因造成的。”于传凯认为,迈出人才引进的关键一步,要从政策引领和发展自身做起。政府应出台更优越、灵活的企业、人才引进政策,同时规范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同时,做好调查研究,运用大数据手段,为聊城人才引进助力,把握住人才引进的“基本盘”。

  “这些建议、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较强,我们进行了分析整理,并提交给大会,为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李倩介绍,青少年代表李华撰写的《关于在中小学中开展卫生疾控专项教育的建议》由结对市人大代表提交到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优化人才引进政策的建议》《关于建立意外致困群体常态化帮扶机制的建议》由结对市政协委员代为提交到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关于保留和改造老厂区成为文化艺术街区的建议》等10份提案将以青联界别的名义提交到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其余将以社情民意信息的形式提交大会,为聊城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