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解志超解读《聊城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
字号:
大 中 小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认真落实《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年)》(鲁政字〔2022〕201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起草了《聊城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
一、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我市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制造业是聊城经济的基本依托,但是受产业层次低、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制约,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严峻。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我们建设制造业强市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是必由之路。必须要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突出企业主体作用,以强企业、强行业、强链条、强区域为重点,加快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二、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情况
近年来,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为加快制造业强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一季度,累计建成5G基站7487个,基本实现主城区、县城核心区、乡镇驻地、重点工业园区全覆盖,“千兆城市”各项指标基本达到要求,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基础。依托轴承、纺织等产业优势,建成冠县冠宏(综合性)、临清兴运(行业性)2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二是融合赋能成效显著。累计培育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场景16家。打造了中通客车“5G+无人驾驶”、鲁西化工“5G+智慧化工园区”等20个5G典型应用场景, 5个项目获得工信部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奖项。三是数字化改造持续提速。支持企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大力推动“机器换岗”“机器换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累计为1000家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问诊”,“一企一策”制定转型方案。今年一季度,全市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4.9%,增幅居全省第5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7.5个百分点。鲁西化工被列入首批“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成为全国化工行业标杆企业;东阿阿胶“胶类中药全流程协同智能制造项目”评为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轴承行业数智化车间解决方案”入选全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三、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凝聚数字化转型合力。优化调整聊城市数字经济工作专班,聚焦关键部门和主要任务,统筹谋划推进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加强督导调度,完善考核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建立“一张骨干企业清单、一份转型重点项目清单、一批促进中心、一个政策工具包、一家战略咨询支撑机构”的工作体系。强化各县(市、区)数字经济工作力量,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完善基础设施,筑牢数字化转型根基。建设高质量外部公共网络,提升重点区域5G覆盖质量,争创国家级“千兆城市”。面向轴承、纺织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标识解析应用,组织开展标识推广洽谈、供需对接活动,引导企业上标识、用标识。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做大做强,谋划建设聊城市数字经济生态服务平台,加快推广应用,全面筑牢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基础。
(三)加快数实融合,塑强制造业竞争优势。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龙头骨干引领作用,带动中小企业上云用数。到2025年,力争培育10家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50家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场景,打造一批“产业大脑+晨星工厂”等标杆企业。
(四)深化上下游协作,助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聚焦高端装备、化工、黑色金属等重点产业链,支持建设“数字经济总部”。推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以“千项技改”促“千企转型”,不断提升产业链重点企业数字化水平。建立“链主”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机制,选树一批 “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和创新服务实践成果,推广一批服务平台和系统解决方案。
(五)打造数字园区,加快区域数字化发展。聚焦重点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将网络部署、云平台建设等纳入改造提升重点。采取“工业互联网+园区(集群)”模式,大力培育功能完备的工业互联网园区、数字经济园区,推动轴承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大脑”,吸引中小微企业入区入群发展。结合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市民营经济强镇(街道)建设,推进区域内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争创数字化转型县域“样板区”。
(六)强化政策保障,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优化市级技术改造奖补资金支持方向,重点扶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建设,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和覆盖面。积极开展供需对接、案例场景发布、数字化转型培训等系列活动,深入挖掘、培育、总结一批数字化赋能的好典型、好经验,加大宣传力度,持续扩大影响力。加快建设聊城技改服务产业园,整合培育一支优质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队伍,持续推进“数字专员”进企业,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训+测评+问诊”活动,完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体系。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