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印发聊城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的通知
政务公开
11371500MB28359259/2023-4430605
聊政字〔2023〕6号
2023-05-09
2023-05-09
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有效

聊城市

关于印发聊城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的通知

聊政字〔2023〕6 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

现将《聊城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聊城市

2023年5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聊城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鲁政字〔2022〕201号)要求,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突出企业转型主体作用,以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数字赋能、促进产业链协同、优化区域发展为目标,以强企业、强行业、强链条、强区域为重点,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明显改善,实现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层次变革;争取开通5G基站1.3万个,力争新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1个,培育省级平台15家左右;力争建设1个省级新型大中型数据中心、2个省级新型边缘数据中心,创建2个“工业互联网+园区(集群)”“数字经济园区”;实施“三个一千工程”,每年推动一千家左右制造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率达到70%;力争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5%。

  二、重点任务

  (一)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外部公共网络,提升重点区域5G覆盖质量,争创国家级“千兆城市”。面向轴承、纺织等特色行业,支持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成运营,引导企业上标识、用标识。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做大做强,谋划建设聊城市数字经济生态服务平台,按照“大企业共建、小企业共享”模式培育深耕行业的特色专业型平台,加快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分行业培育一批典型应用。依托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提供数字化赋能等服务,助力中小企业降本提质增效。(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通信发展办)

  (二)提升数据支撑能力。大力推进新型数据中心建设,积极融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山东工业云体系。加快推动制造业企业开展数据分类分级,推进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贯标评估,全面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大数据局、市通信发展办)

  (三)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做专软件产业,促进嵌入式软件发展,推动工业APP应用。支持企业在工业软件、平台软件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引导企业面向数控机床、医疗、汽车电子等领域研发嵌入式应用软件,落实保险补偿等政策,培育推广一批首版次高端软件名品。争取建设1家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推动软件关键技术突破和产品研发应用。壮大智能硬件,加快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等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发展。加大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系统集成等领域支持力度,提升芯片封装技术,聚力核心材料研发,力争在国内率先实现PSPI(光敏聚酰亚胺)材料的产业化。(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四)加快企业数实融合。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率先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创新,牵头或参与制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相关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数字化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鼓励中小企业上云用数,加速应用轻量化、易部署的云化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加快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应用。到2025年,力争培育10家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50家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场景,打造一批“产业大脑+晨星工厂”等标杆企业。(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

  (五)推动重点产业数字赋能。围绕化工、原材料、纺织服装、高端装备、农副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突出本质安全、节能减排、提质降耗,采用工艺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检测与自适应控制等技术,推进产线数字化改造。建立完善企业生产运营与管理智能化系统,推广柔性化生产和个性定制模式。(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

  (六)助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以“千项技改”促“千企转型”,争取推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不断提升产业链重点企业数字化水平。聚焦重点产业链,支持以链主企业为主体建设“数字经济总部”,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设数据可信、全程可控的工业数据空间。支持“链主”企业、重点平台等结合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共性需求打造数字化平台,以数据要素流通应用为核心,促进上下游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七)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建立“链主”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机制,选树一批重点产业链“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推广一批服务平台和系统解决方案。开展“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活动,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八)打造数字化产业标杆园。聚焦重点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将网络部署、云平台建设等纳入改造提升重点,打造全场景数字经济园区等载体,培育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标识解析广泛应用。采取“工业互联网+园区(集群)”模式,发展协同制造、柔性生产等新模式,培育功能完备的工业互联网园区、数字经济园区,推动轴承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产业大脑”,吸引中小微企业入区入群发展。(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

  (九)培育数字化县域样板区。结合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市民营经济强镇(街道)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推进县域内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开展咨询服务、需求对接、成效推广,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人才支撑,支持东昌府区、茌平区、临清市等县(市、区)争创数字化转型县域“样板区”。(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十)融入一体化转型经济圈。积极参与建设省会经济圈区域一体化转型服务中心,加快与中心城市、城市群间制造资源、创新要素、公共服务、组织机制等的协同联动。(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十一)完善企业转型服务生态。整合培育一支优质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队伍,开展数字化转型培训,持续开展“数字专员”进企业工作。建好用好技改服务产业园,集聚优秀技改服务商和优质资源。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训+测评+问诊”活动,每年打造100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鼓励数字化转型效果好的企业将经验形成行业解决方案对外输出,完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推进机制。由聊城市数字经济工作专班统筹谋划和推进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完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监测体系,推动建立“一张龙头骨干企业清单、一份转型重点项目清单、一批促进中心、一个政策工具包、一家战略咨询支撑机构”的工作体系。各县(市、区)要强化工作力量,确保各项任务目标完成。(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数字经济工作专班成员单位)

  (二)加强人才支撑。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优化提升“揭榜挂帅”核心技术攻关机制。支持用人单位依托重点人才工程加快聚集数字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建立健全常态化、专业化人才培训机制,提升数字化专业人才技能。(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三)落实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推广支持数字化转型的信贷产品。利用省级“创新服务券”加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优化市级技术改造奖补资金支持方向,重点扶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建设,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和覆盖面。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聊城市中心支行)

  (四)强化安全保障。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网络安全分级分类管理试点,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促进企业“安全上云”。强化企业环境安全责任意识,支持企业建立绿色发展及环境安全监测体系。(牵头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通信发展办)

  (五)营造良好环境。深入挖掘、培育、总结一批数字化赋能的好做法、好典型、好经验,加强典型经验宣传,持续扩大影响力。依托研究院、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积极开展供需牵手对接、案例场景发布、数字化转型培训等系列活动,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目录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