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12年,政府在教育上将有更大投入,实施更多的便民惠民政策,解决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今年聊城城区计划建三所小学,全市改造或新建7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对孤儿、家庭困难和残疾儿童入园资助标准确定为平均每人每年1200元。
◎报告实录
聊城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围绕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每个乡镇建设一处中心幼儿园,对孤儿、家庭困难和残疾儿童入园每人每年资助1200元。加快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中小学"211"工程,新建重建农村中小学校舍17万平方米,将农村初中和小学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提高25元;新增城区小学教室120个,班额控制到50人以下。完成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和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新校区建设。深化同聊城大学、山东工程技师学院等驻聊高校的合作,支持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东昌学院加快发展。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热点聚焦
近年来,有一个问题特别突出:聊城城市建成区迅速扩张,城区人口大量增长,而与之相比,城区小学建设却远没有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城区小学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小学平均班额过大,家长反映强烈。
不过,这一问题已经引起政府高度重视。据市教育局局长张聚传介绍,今年我市将加快城区中小学改扩建工程和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其中,年内建设嘉明工业园小学(实验中学附小)、怡景园小学(振兴路小学东校区)、陈庄小学(二中附小)。同时严格招生制度,着力解决大班额问题,2012年东昌府区城区新招小学一年级平均班额要控制在50人以下。
2012年我市还将改造或新建7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使之达到省定办园标准,公办性质的幼儿园达到58%,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8%。“对此,我们实地考察了每一处乡镇,全面掌握了幼儿园的建筑地点、建筑面积和土地性质,下一步,我们将扎实做好前期工作,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张聚传说,另外,还要进一步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和年检制度、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依托聊城幼儿师范学校,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刘江 李军祥)
◎惠民实事
“2012年,全市教育资助工作将重点做好两件实事。”张聚传说,一件实事是落实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孤儿、家庭困难和残疾儿童入园资助标准确定为平均每人每年1200元。根据要求,确定对辖区内经县级及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普惠性幼儿园在园人数的百分之十提供资助。目前,市教育局已经安排部署各县(市、区)开展前期工作,对辖区内适龄儿童及受资助对象进行全面的统计和初步认定,部分县(市、区)已经完成前期工作。
另一件实事,是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将农村初中和小学家庭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提高250元,分别达到1250元和1000元。“这项工作在省有关部门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后,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保证将政策落实到位,确保适龄学生不因家贫失学。”张聚传说。(刘江 李军祥)
◎落实举措
建设安全的校舍,是做好教育工作的硬件基础。今年我市将按布局规划搞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新建或重建校舍项目84个,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26个项目开工建设,16个项目正在进行招标,其余项目正在办理各项前期手续。
市教育局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叫“农村中小学‘211’工程”(热水、热饭、取暖、改厕)。张聚传说,2012年我市将继续实施这项工程,进一步改善师生生活条件。2011年,全市共投入"211"工程建设资金2661.6万元,268处小学和98处初中实施了热水、热饭、取暖、厕所改造项目(其中一项或多项),共惠及中小学生24万余人。2012年,全市计划投入3352万元,对293处小学和43处初中实施“211工程”建设项目,将惠及中小学生17 万人。2012年5月份,市教育局将对所有中小学的热水供应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改善办学条件,提升职业教育水平,这是今年政府要做的一项重点工作。张聚传表示,2012年我市要加快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和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新校区建设,目前,校区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已全部完成,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国内外知名的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承担;征地拆迁工作进入扫尾阶段,相关征地手续已全部完成;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目前,有27栋建筑(单体)已经动工建设。
同时,我市将加强校企合作,共建高水平的教学、生产、经营相结合的实训基地,结合聊城实际,做优传统专业,做强特色专业,做大新兴专业,建设一批优质特色职业院校。(刘江 李军祥)
◎水城样本
一块大大的案板前,几名稚气未脱的学生轻轻揉搓着面团,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欣喜和几分生疏。
这不是同学家庭聚餐,也不是野炊。他们是在东昌府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参加集训。
这门课叫“美食苑”,专业教师教授参加集训的学生学习烹饪技能,每个学生都学得非常认真。学生姚连香课后写了一篇感想文章,她写道:“在烹饪课上,小组合作炒土豆丝。其中,我认为最难的一步就是切土豆丝了,既要切得细又要防止切到手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土豆丝切好了。然后,每组派一个同学炒土豆丝。土豆丝炒好了,我们品尝着自己的‘作品’,感觉味道十分可口。这节课上,我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父母的不易。我下定决心,今后在家里一定不做‘小公主’了,而是应该体谅父母的辛劳,多为他们分担一些家务活。”
东昌府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位于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办事处,占地58亩,建筑面积9246平方米。这是经东昌府区政府批准成立的东昌府区目前唯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校外素质教育场所,是由东昌府区教育局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
据东昌府区教育局副局长、东昌府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主任路中安介绍,这个基地于2011年9月正式投入运行,担负着东昌府区及聊城经济开发区初中二年级和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素质教育集训任务,截至目前已集训学生1.6万人次。
4月11日,在基地参加集训的学生刘晓晨、赵梦璇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离开父母参加素质教育集训,全军事化封闭式管理,挺好玩,收获也很多。譬如平时在家都是妈妈换被罩和做其他家务,在这里,我们学会了换被罩、洗碗、洗衣服、擀面皮和包包子。”
这个基地不仅仅教学生学做饭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还有许多有趣味、有意义的教授项目。东昌府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副主任孟庆国告诉记者,基地根据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兴趣和社会实际,开设了科普教育区、体能拓展区、生活体验区、手工制作区、科学探索区和生命安全区等六大区,集训课程包括防震自救、机器人、陶艺、航模制作、剪纸、葫芦雕刻、生命救护、射击、天文观测、摄影、信任背摔、穿越电网、高空断桥、救生墙、汽车模拟驾驶、美食苑、高新农业等。
设立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意义何在?路中安解释说,一方面,当前家庭独生子女居多,普遍娇生惯养,生活自理和抗击打能力较差,而且这些孩子也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另一方面,虽然政府推行素质教育多年,但传统的教育理念依然是重结果轻过程,有不少弊端。设立这样一个基地,就是希望通过集训,让孩子们体谅父母的劳苦,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培养美学素质和业余兴趣,学会宽容和与他人合作,增强自信,树立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推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刘江 王兴军)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