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成为全省首个完成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地级市

字号:
时间:2015-12-28 10:50:46

    12月25日,临清农商行、茌平农商行同日揭牌,意味着聊城市八家农联社全部改制完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发展进入崭新阶段。同时也标志着我市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推进工作在速度上拿下了全省第一名。

    农信社银行化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点工作,是发挥农信社支农主力军的必由之路。为加快转换经营机制、更好地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按照“在改革中求新突破、在转型中提质增效”的思路,聊城农村信用社于2013年制定了全市银行化改革三年规划。围绕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二十二条意见》,力争用三年时间,8家机构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但其实在规划出台之前,即2010年,我市就已率先组建鲁西第一家县级农商行——润昌农商行,它是在原冠县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整体改制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我市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

    规划提出以来,各县(市区)农联社更是高举改革大旗,通过抓部署、抓统筹、抓落实,改革工作呈现出上下联动、主动作为、快马加鞭的生动景象。2013年,东昌府区联社成功改制为聊城农商行,2014年上半年莘县、高唐农商行相继挂牌,8月份东阿农商行开业,12月27日阳谷农商行开业,2015年6月底,临清、茌平两家联社全面达到农商行组建标准,2015年12月25日两家农商行揭牌开业,聊城辖内8家农联社全面完成了向农商行的“华丽转身”,聊城市成为全省唯一通过单体改革实现县级农商行全覆盖的地市,银行化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农信社改为农商银行,不只是称谓、招牌变了,而是经营理念、发展思路、人员结构、操作流程等多方面的重组再造。”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聊城办事处副主任丁建民说,农商银行成立后,产权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有的运作方式被打破,管理架构实现转型,经营模式更是发生了转变。

    随着改革的推进,我市农合机构开始迸发巨大活力。至11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商行)各项贷款510.7亿元,较年初增加67.4亿元,增幅15.2%,其中涉农贷款余额453亿元,较年初增加61.3亿元,增幅15.6%。布设各类电子机具2.7万台,电子机具行政村覆盖率和ATM乡镇网点覆盖率均达到100%,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也为当地“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有力拉动了我市县域经济发展。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