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 智能问答 | 繁體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解读《聊城市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

  • 【时间】

    2021-03-10
  • 【嘉宾】

    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调研员 梁利美
  • 【主题】

    本场发布会邀请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调研员梁利美同志,解读《聊城市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并回答记者提问。

现场图片

文字实录

  李霖清

  欢迎大家继续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3月1日,聊城市政府印发了《聊城市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对全市推进落实“田长制”工作进行了部署。本场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调研员梁利美同志,解读《实施方案》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包括13家省驻聊及市属新闻媒体。

  首先,有请梁局长作介绍!

  梁利美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市自然资源系统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今天就聊城市耕地保护“田长制”有关情况与大家进行交流。

  2021年3月1日,聊城市政府印发了《聊城市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全市推进落实“田长制”工作进行了部署。为便于大家更好的了解《实施方案》的有关情况,现就《实施方案》出台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作如下介绍:

  第一,《方案》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耕地保护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在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均强调,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根据省委刘家义书记有关指示精神,2020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化制度创新强化耕地保护的意见》,要求各地建立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以村“两委”成员或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为“田长”的基层耕地保护机制。2020年11月,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关于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的指导意见》。

  我市出台《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基层“田长”耕地保护责任,确保每块耕地都有“田长”进行管理;县乡两级政府需按照各自职责,监督指导“田长”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田长制”的实施,有助于我市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要求,为各级政府完成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提供一个总抓手,也将为我市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提供“一剂良方”。

  第二,《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目标。明确了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构建市县考核、乡镇督导、村为主体、“田长”落实的耕地保护体系,形成全面保护、集约高效、监管严格的耕地保护新格局。确保全市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基本原则。《方案》明确,落实“田长制”要坚持严保严管、属地管理、奖惩并举和科技支撑原则,将保护责任落实到位。

  (三)“田长”设置和职责。《方案》规定,“田长”由村(居)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或村民代表担任。主要负责落实党委政府严格耕地保护措施,做好村(居)辖区内永久基本农田等耕地日常监管和管护,并组织开展好宣传耕地保护政策、预防耕地承包人改变耕地用途、发现  制止和报告违法占用耕地行为、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等耕地保护相关工作。

  (四)县、乡两级政府职责。县级主要负责落实辖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严厉查处违法占用耕地行为,负责“田长管理平台”监督运营,确保“田长制”耕地保护机制落实到位。乡镇(街道)主要负责督促“田长”落实保护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督考核机制并落实奖惩;对“田长”上报的违法情况立即调查处理,定期巡查及时处置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

  第三,保障措施

  《方案》提出,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科技支撑、严格督查考核、突出舆论引导四个方面予以保障,确保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具体人,“田长制”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了全市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在“聊城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联席会议”统一下安排部署开展,自然资源、财政、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合力推进。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作为本辖区耕地保护的责任主体,要强化“人、财、物”保障,确保“田长制”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强化科技支撑。建立“田长监督管理平台”,通过建立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田块信息和用途管制信息模块、“田长”基层服务模块、市县乡三级监督管理模块及汇总统计考核等模块  ,实现对耕地用途管制公示、“田长”日常巡查情况上报、市县乡三级监督管理、对专项任务的下发核查整改以及完成“田长”责任考核等功能,以达到对田长的精准高效管理。

  三是严格监督考核。通过将耕地保护“田长制”落实情况与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挂钩,市级按照耕地保护激励办法落实资金奖励;各县(市、区)可将“田长”履职情况与薪酬相挂钩,坚持奖惩并举,充分调动“田长”工作积极性,确保耕地保护效果。

  四是突出正面引导。各地要不断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突出正面引导。完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志,表明保护面积、范围、责任田长及举报电话,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共同管理,形成全社会人人关心、支持、监督的良好氛围。

  李霖清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鲁网记者

  《方案》中规定建立一级“田长”,能具体谈谈“田长”的职责主要包括哪些吗?

  梁利美

  明确“田长”职责是推动“田长制”落实的前提和基础。《实施方案》明确规定,“田长”主要负责落实党委政府严格耕地保护措施,负责村(居)辖区内永久基本农田等耕地日常监督和管护,组织开展以下具体工作:

  一、宣传耕地保护政策。通过广播、微信、宣传栏等方式普及耕保政策,正确引导承包经营权人在耕地上的种植行为,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小麦、玉米、稻谷三大谷物;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禁止闲置、荒芜耕地。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严禁擅自占用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挖田造湖、挖湖造景,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永久基本农田不得种植杨树、桉树、构树等林木,草坪、草皮等用于绿化装饰植物以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植物。

  二、预防耕地承包人改变耕地用途。落实村庄规划,及时掌握各地块承包人思想动态,如有动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建房等破坏耕地和以上禁止等行为的意向或行为,要及时劝阻,迅速向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汇报,以便将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发现、制止和报告违法占用耕地行为。运用“田长管理平台”移动终端等,巡查辖区内新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等耕地,及时发现违法占用或者破坏永久基本农田、新增耕地改变用途等破坏耕地行为,及时制止、上报,并落实依法查处和整改措施。

  四、保护提升耕地质量。负责辖区内耕地生产设施管护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牌的保护工作。积极参与土地整治,督促承包经营者落实耕地质量提升、耕地不得撂荒等各项措施。

  五、其他需要完成的耕地保护相关工作。

  聊城日报记者

  《方案》是否对县乡政府的责任有明确规定?

  梁利美

  《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县、乡两级政府的职责。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负责落实辖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严厉查处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并监督整改到位;负责“田长管理平台”的监督运营,确保“田长制”耕地保护机制落实到位等。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督促“田长”落实保护责任,并根据落实情况给予相应奖惩;及时处置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辖区内各村庄规划,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

  聊城大众网记者

  “田长管理平台”作为我们落实“田长制”的科技支撑,能实现哪些功能?

  梁利美

  “田长管理平台”由耕地管理用途管制公示、“田长”基层服务、市、县、乡三级监督管理及汇总统计考核等模块组成。通过“田长”定期巡田记录上传、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县、乡两级逐级督促整改解决问题,实现日常巡查监督管理常态化;经自上而下下发卫片等疑似图斑核查任务,“田长”现场调查后自下而上上报核查结果,全面落实对专项任务的核查整改;定期汇总统计以上工作数据,与“田长”考核制度挂钩,进行科学合理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通过  “田长”管理平台的有效运用,实现对“田长”精准高效管理。

  李霖清

  好,记者提问到此为止。感谢梁局长的介绍以及记者朋友们的提问。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