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 智能问答 | 繁體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解读《聊城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发展“十四五”规划》

  • 【时间】

    2022-04-19
  • 【嘉宾】

    市交通运输局四级调研员朱子坤同志,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党委委员、副支队长张保民同志
  • 【主题】

    本场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市交通运输局四级调研员朱子坤同志,市农业农村局一级调研员张燕同志,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党委委员、副支队长张保民同志,对《聊城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发展“十四五”规划》进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现场图片

文字实录

李霖清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近日,《聊城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实施,着力解决我市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短板问题。本场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市交通运输局四级调研员朱子坤同志,市农业农村局一级调研员张燕同志,市公安局交巡支队党委委员、副支队长张保民同志,对《规划》进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包括13家省驻聊及市属新闻媒体。

首先,有请张保民支队长介绍情况

张保民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

    首先,借这个机会,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新闻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道路交通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的重点领域,事关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关心关注,连续6年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工作,特别是去年以来,创新实施“畅安绿十字”工程(打造安全、畅通农村平交路口),积极构建农村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新格局。我市是冀鲁豫三省交界农业重点城市,农村道路里程占91%,机动车保有量占76.2%,通过大数据分析,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全市农村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2011-2015(十二五期间)分别上升5.52%、6.81%,交通事故率、事故致死率等各项指标高于城市道路,近十年我市发生在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事故占比较大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农村交通安全治理任务艰巨繁重。

“十四五”时期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人、车、路等道路交通要素将保持较高速增长,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农村地区路况差、车况差、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农村交通安全还存在许多问题挑战。按照省、市关于乡村振兴和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针对我市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短板问题,围绕“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主责主业,在充分调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基础上,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牵头制定了《聊城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邀请山东警察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学者召开专家论证会,对《规划》整体框架、重点任务、工作目标等进一步科学论证、修改完善,向社会进行了公开征求意见,与19个市直相关部门进行了会签,司法局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市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3月30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

《规划》主要部署做好“十四五”时期我市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是推动“十四五”时期我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据了解,这也是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个政府层面针对农村地区交通安全治理综合性规划。共四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与趋势

介绍了“十三五”时期我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基础,当前和“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存在的问题。

二、总体要求

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做好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其中在目标的设定上,结合了上级要求和我市实际,统筹考虑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道路交通安全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引导各方面力量集中精力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明确到2025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较2020年下降14%以上不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两客一危车辆入网率、上线率分别达到97%和95%以上,农村公路技术状况(MQI)优良中等路率达到88%以上,实现全市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趋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部门合力进一步加强,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社会参与度进一步提高,法治思维、系统思维融入交通安全治理,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应用于交通安全管理。到2035年,基本建成与现代化强市相适应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体系,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新格局全面形成。

三、主要任务

(一)聚焦共建共治,大力开展综合治理提升工程。做强各级交安委办公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提高系统治理能力。

(二)聚焦隐患清剿,大力开展畅安路口强基工程。制定农村道路隐患分级分类标准,研发应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每年开展市、县两级挂牌督办;严格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和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加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投入;推进支路进主路平交路口的“坡改平”工程,推行农村道路平交路口精细化设计,强化穿村过镇等高风险路段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全面清理整治农村“马路市场”。

(三)聚焦打非治违,大力开展综合执法亮剑工程。固化多部门异地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加大对货车、电动三(四)轮车、农用车违法载人、酒醉驾、超限超载等突出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严格执行新修订《安全生产法》,对道路交通领域亡人生产安全事故开展联合深度调查,对责任企业和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处罚;推动网格员、农机部门协理员、一村一辅警、农村基层干部兼职“两员”,持续组织开展劝导活动;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务农务工出行服务保障水平,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四)聚焦科技赋能,大力开展智慧智能创新工程。全面推广应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人、车、路、环、管”等基础信息录入率;深化技术应用创新,推进图像智能识别、北斗高精定位、高清地图、5G+AI、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深化道路交通运输动态监管科技手段应用,推动运输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平安哨兵”建设,最大限度减少盲区、视线遮挡等造成的交通事故。

(五)聚焦应急管理,大力开展综合救援生命工程。以道路交通事故应急现场处置和伤亡人员救援为重点,明确职责,细化程序,定期演练,提高应急救援救治效能;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道路交通应急处置指挥联动机制,实现风险监测预警、风险影响评估、快速指挥联动、路面区域管控、应急现场处置、伤亡人员救援、信息传递发布、负面舆情应对等环节的全链条全周期长效联动;壮大应急救援力量,鼓励公益组织、保险行业等力量参与道路交通应急处置与救援。

(六)聚焦文明素养,大力开展遵法正风宣教工程。构建大宣传格局,全方位、全时空、全矩阵传播道路交通安全理念,创新应用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提升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体验感和实用性;完善市县两级道路交通安全公益联盟,整合社会力量建设社会宣传共同体;充分发挥村规民约重要作用,把交通安全列入村规民约、厂纪校规;广泛普及法律知识、交通安全常识,提升全社会交通安全文明素养;大力推进农村源头自治,创建和谐、遵法、有序、安全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

为保障6项工程落实落细,《规划》还设置了6项行动,分别是综合治理提升行动、交通安全设施提升行动、执法效能提升行动、数据深度挖掘应用提升行动、应急救援提升行动、交通安全宣传提升行动。

四、保障措施

主要是要求加强组织领导,保障经费投入,抓好规划落地落实。目前,我们正在抓紧制定《聊城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年度综合评估方案》,细化量化各项工作任务,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规划》各项部署落实落地。

李霖清

感谢张支队的介绍,下面有请朱子坤局长介绍。

朱子坤

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聊城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并印发。规划分析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和趋势,并提出了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市交通运输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于做好建设幸福新聊城的开路先锋,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责任,持续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服务水平,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出行安全的美好生活需要。

农村公路方面。2021年全市完成路网延伸通达工程286.1公里、路网改造提升工程463.8公里、路面状况改善工程(养护工程)1427.5公里、危桥改造27座、重要村道或三级及以上村道安保工程504公里,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60%、106%、105%、108%、164%。截至2021年底,我市农村公路总里程为19592.5公里,预计到2025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21556公里,其中村村通公路将达到19800公里。

“两客一危”企业监管方面。持续加强道路运输行业监管,强化重点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管理,建成启用了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全市55家“两客一危”运输企业、3762辆“两客一危”车辆已全部纳入动态监管范围。同时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信用数据共享公开,推动信用评价、联合奖惩和信用修复,强化对失信交通运输企业及其法人的教育、检查和惩戒力度,推动保险浮动、行业监管、市场准入等社会化应用,督促企业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

强化联合执法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联合治超工作机制,突出重点路段、重要节点、关键环节,严厉打击非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配合有关部门每月开展一次治理非法超限超载联合执法集中行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超限超载治理成果,完善治理工作长效机制,保障道路运输安全。“十四五”期间,全市规划建设治超非现场执法监测点57处。截至目前,已建成使用11处,今年我市计划完成建设13处非现场执法监测点。预计2025年全面建成后将实现我市干线公路主要节点治超非现场执法全覆盖。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全面开展“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督促运输企业履行主体责任,持续加强重点营运车辆监管,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将农村公路安全防范措施落地、落实、落细,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交通力量。

李霖清

感谢局长的介绍。

现在开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请记者朋友们举手提问。

大众日报记者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去年以来我市实施了“畅安绿十字”工程,请介绍下工作情况?

张保民

感谢记者的提问。2021年以来,我们以农村交通安全固本强基攻坚行动为契机,创新实施“畅安绿十字”工程,积极构建农村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新格局,2021年农村地区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相较2019年分别下降20.7%、15.5%,工作经验被公安部交管局推广。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综治合力进一步增强。公安、纪委、政法委、检察院、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17个部门联合推进、明责加压,全省率先将重大交通安全隐患追责问责和交通安全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明确纳入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工作,以地方立法对骑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载货三四轮车不得载人作出明确规定,由检察机关下发检察建议书督促整改隐患76处。

二是安全隐患进一步减少。排查整治农村交通安全隐患13.6万处,完成39个事故多发平交路口改造,增设完善信号灯134处、减速带367处、警示标志标线348处、警示桩86处。部署应用货车疲劳驾驶“云哨”预警系统,为重型货车、旅游客车等七类重点车辆粘贴盲区提示贴14万张,并推动加装转弯提示喇叭,施划大货车右转盲区警示区202处。督促城乡公交消除站立席,座位加装安全带并粘贴提示5.6万处。国省道沿线农村电动三轮车“三见面一建档”编号管理4.8万余辆。

三是安防设施进一步健全。研发“平安哨兵多维管控平台”,发动乡镇、企业等各界力量,在农村平交路口增设来车预警“平安哨兵”500余个(今年我们力争再推动安装500个),实现“支路主路兼顾、人车智能监测、触发实时预警、声光联动警示、动态语音宣传”的全天候交通安全警示效果,已安装路口事故发生率下降40%。

四是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针对农民群众、中老年人和学生等重点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加强交通安全宣传,组织交通安全文化下乡等系列活动1236场次,录制公益音频853条,5761个村均设立交通安全大喇叭、设置“一栏一标语”,建立畅安微信群2617个、覆盖农民群众270余万人,组织交通安全进校园、进课堂1350场次,交通安全氛围日趋浓厚。

鲁网记者

“十四五”规划中农村公路技术状况将会达到什么标准?请朱局长进一步介绍一下会采取哪些措施或举措?

朱子坤

根据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发展“十四五”规划,农村公路技术状况优良中等路率要达到88%以上。为达到目标要求,市将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大农村公路安全设施投入,落实农村公路安全设施设置标准,推进支路进主路平交路口的“坡改平”工程,推行农村道路平交路口精细化设计,强化穿村过镇等高风险路段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同时将加强危桥改造和交通安全防护设施完善工作列入每年工作计划,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8亿元,实施安防工程304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500公里。

这个问题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大众网记者

农业机械是农村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按照《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十四五期间针对如何加强农机安全监管,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健康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将采取哪些措施呢?

张燕

农机安全是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发展的重要一环。近些年,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普惠实施,全市广大农机手、农机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购买、使用农机的积极性高涨,各类农机具量迅速增加。目前,全市拖拉机保有量达8.37万台,农机总动力达到1076.2万千瓦。面对农机作业环境复杂、季节性强、流动性大、部分农机从业者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等问题,聊城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以“平安农机”创建为总抓手,持续强化源头管理,加大隐患排查力度,提升农机应急处置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切实提高农村道路交通整体安全水平,为建设好安定和谐的幸福新聊城持续发力

一是加强农机安全源头管理。强化源头风险管控,提升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深化源头安全隐患清零,严格审核驾驶证申请人条件,严格考试标准,严把考试质量关,切实提高源头风险防控与治理效能。优化农机年检年审服务,将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结合农机作业特点,开展“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现场检验,当场办理年检手续,把优质服务工作送到乡镇村社、田间院落。

二是强化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深化农机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道路交通“平安行你我他”等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抓住夏秋农忙重要节日、重大活动等关键时点,突出重点场所、重点机具、重点对象,开展隐患排查。强化与公安、应急等部门协作联动,固化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加强车辆信息互通,推动“农机两员”与“警保两站两员”有机结合,坚决遏制农机重特大事故发生,助推农村道路交通健康发展。

三是提高农机安全应急处置水平。结合农机实际,进一步完善农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认真谋划并积极开展农机应急培训和事故演练,着力提高农机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切实加强农机事故统计分析和预测预警,对可能引发农机事故的苗头隐患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采取相应行动,尽最大努力避免农机事故发生。

四是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广泛开展 “安全生产月”“五进”宣传、警示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机手,积极普及安全知识,传授安全技能,切实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

五是深入推进“平安农机”示范创建。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延伸监管力量,强化创建措施,创新创建形式,提升创建质量,巩固创建成效,争取让更多的乡村,更多的机手参与到我们的示范活动中来,推进创建工作健康发展,促进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提档升级

李霖清

好,记者提问到此为止。感谢领导们的介绍以及记者朋友的提问。相信在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能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难题,不断提升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希望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