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开新局,攻坚行动看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
【时间】
2022-10-26【嘉宾】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市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主任丁耀伟同志【主题】
本场发布会是“走在前 开新局 攻坚行动看进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市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主任丁耀伟同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调研员戴振典同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管理科科长张安涛同志,介绍实施能源结构调整攻坚行动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现场图片
文字实录
李晓娟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是“走在前 开新局 攻坚行动看进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市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主任丁耀伟同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调研员戴振典同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管理科科长张安涛同志,介绍实施能源结构调整攻坚行动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包括13家省驻聊及市属新闻媒体。
首先,有请丁耀伟主任介绍有关情况。
丁耀伟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是在“双碳”目标下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由之路。市发展改革委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牵头开展能源结构调整攻坚行动,围绕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煤电、电网、新产业新业态等,实施“五大行动”,加快推动能源消费低碳化、能源供给清洁化、能源利用高效化,以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发展动能转换。一是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以整县光伏、“光伏+”工程、风电、生物质绿色热电工程为重点,推动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协同化发展。二是实施煤电清洁高效行动。按时关停小煤电机组,推进大型煤电机组升级改造,建设高效背压机组,探索推进气电代煤电项目建设。三是实施天然气“一张网”行动。加快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构建“干支贯通、脉络清晰”的现代天然气输送体系。四是实施电网优化行动。优化发展输电网,侧重发展配电网,加快构建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体系。五是实施能源新产业新业态突破行动。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围绕氢能、储能、综合智慧能源,积极打造示范工程,布局聊城市“氢走廊”。到2022年底,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320万千瓦左右,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到20%;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比重达到7%以上。到2025年底,实现“三个10%”“两个80%”“三个翻番”。“三个10%”,即煤炭消费占比下降10%,天然气消费占比达到10%以上,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电能消费占比力争达到10%左右;“两个80%”,即煤电装机占比下降至80%以下,煤电电量比重下降至80%序列;“三个翻番”,即可再生能源装机翻番、可再生能源责任消纳权重翻番、天然气消费量翻番。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能源结构调整攻坚行动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扎实推进东昌府区等7个整县光伏开发试点建设,整县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47万千瓦。晶科光伏二期项目,已实现部分并网;华能高唐风电项目,有望11月底竣工并网;莘县观城储能示范项目,将于12月底前完工并网;聊城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项目,将于明年一季度并网。截至9月底,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316.74万千瓦,同比增长43.7%,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4.7%,快于时间进度19.7个百分点。二是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齐河至广平、鲁西专线、中济线莘县段改线等天然气管道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临莘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国土空间规划已调整完成,正在办理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聊城市LNG储配站项目,正在签订合作协议,办理前期手续。三是“外电入鲁”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加快推进陇东至山东特高压工程,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召开市县乡三级政府项目推进会,可研和压覆矿协议全部完成。科学开展特高压接地极选址工作,相关协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均已完成。四是新能源产业加速培育。培育冠县光大复合材料、金帝精密机械科技等一批光伏、风能装备企业,产品涉及光伏设备支架、风力塔筒(塔架)、偏航轴承保持器等领域,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为我市发展新能源产业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头拱地、向前冲,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攻坚行动取得更大突破,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李晓娟
感谢丁主任的介绍。
现在开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请记者朋友们举手提问。
大众日报记者
刚才听了介绍,我市能源结构调整确实取得显著成效,请问,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还将有哪些具体措施持续优化能源结构?
戴振典
一是积极推进煤电项目。在充分考虑全市供电、供热、供汽基础上,科学编制《聊城市热电联产规划》,统筹布局大型煤电机组建设,谋划推动一批燃气机组。督促山东能源集团尽快找齐煤耗替代指标,推动祥光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尽快复工;支持大唐临清热电厂新建1台35万千瓦煤电机组。
二是有序推进光伏项目。全面梳理集中式光伏项目进展情况,对具备开工条件的,积极申报列入省能源局市场化并网项目清单,争取省级开发指标;对基本完工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会同供电公司妥善推进项目并网。完善光伏项目备案制度,持续加强检查督导调度,规范市场秩序,并通过定期通报、样板评优、总结交流等方式,有序推进整县光伏开发试点。
三是慎重推进风电项目。为规范开发风电项目,我市将统一规划布局风电项目,统筹推进风电产业发展,将风电项目产生的碳指标重点用于支持我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展。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能源结构调整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市发展改革委是否有长期规划和项目支撑?
张安涛
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大考,不可能一蹴而就,传统能源逐步退出需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市发展改革委立足长远、统筹谋划,稳字当头、稳中求进。2022年4月,我市印发《聊城市电网“十四五”暨中长期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打造具备抵御极端天气能力的坚强电网,“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110亿元,强化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电网对新能源消纳能力;2022年6月,又印发了《聊城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聊城市能源结构调整总体方向;另外,我市可再生能源规划已经基本编制完成,热电联产、充电基础设施等专业规划也正在持续推进。同时,正在摸排我市风电资源,适时编制风电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将成为未来我市能源结构调整的引导性文件,为下一步项目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在项目谋划方面,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要求,按照“上大压小、上新压旧”原则,落实30万千瓦以下抽凝机组关停政策,将腾出指标优先支持大型煤电机组项目建设。新能源方面,谋划大型项目76个,其中,集中式光伏项目51个,生物质项目11个,天然气项目14个。市发展改革委将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的原则,推动能源项目加快实施,助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
鲁网记者
天然气是实现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能源,很多居民通过气代煤实现了清洁取暖,我市即将进入供暖季,请问我市取暖季天然气保障情况如何?
戴振典
天然气供应保障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市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为了保障我市天然气供应,分别向中石油、中石化天然气销售山东分公司发函,申请加大对我市天然气供应的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天然气管道下载量8.5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2%,预计全市全年天然气消费量可达13.5亿立方米。总的看,今年天然气资源供应比较充足。供暖季前,我们修订了全市“压非保民”应急预案,调整调峰用户清单,确保形成不少于高峰日用气量20%的用户调峰能力。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极端情况,按照“压非保民”原则,加强应急保障,细化应急保供预案,科学确定减停供次序,保证民生等重点用气需求,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同时,我们还着眼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全市天然气供应能力。一是加快完善天然气输配管网。全市长输油气管道总长1074.9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国干线、省干线为主、市支线为辅的层次清晰、互联互通、安全高效的天然气输配体系。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中俄东线齐河至广平段、临莘线、中济线莘县段改线等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建成后我市将形成“干支贯通、脉络清晰”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年输送能力可达35亿立方米。二是加快推进天然气储气能力建设。全市已建天然气储气设施4个,建设规模5800水立方,折合天然气348万立方米,目前我市已完成3天政府储气能力目标;城燃企业已完成年储气量5%储气能力目标,确保民生用气供应。正在推进聊城市天然气储配站项目,目前土地调规已完成,正在办理相关手续,项目建成后可储备天然气2万水立方。
李晓娟
好,记者提问到此为止。感谢领导们的介绍以及记者朋友的提问。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